从郭老师被封事件看审美的重塑

作者:高小也 阮诗佳 徐恬恬 谭雨阳 时间:2022-08-26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交友聊天和游戏互动为起点的直播间得以迅速扩张,现在人人都可以拿起智能手机进行直播。在直播给用户带来快乐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诞生。本文以网络直播中盛行的审丑文化为切入点,从“郭老师直播间被封”案例出发,探析网络直播中审丑文化成因,对于视频中的“美”与“丑”进行辩证地思考,并针对审美重塑提出了多个措施,从而使得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走出“流量至上”的陷阱。

【关键词】网络直播;审丑文化;伦理问题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live-streaming, which is a way to make friends and play games, has expanded rapidly. Nowadays everyone can use smartphone for live-streaming. While live-streaming brings joy to users, some problems also come with it. In this paper, we take the prevalence of ugly culture in live-stream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start from the case of "Mrs. Guo's live-streaming room was blocked",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ugly culture in live webcasting, think dialectically about beauty as well as ugliness and proposes a number of measures for aesthetic reshaping. Therefore, the live-streaming industry can develop healthily and get out of the trap of "traffic first".

【Key words】Live-streaming; Ugly culture; Ethical issues

【案例简介】

郭老师,原名“郭蓓蓓”,是一名来自河北沧州的网红。在短视频平台上,靠着“猕hotel”迅速成名,并逐渐形成“郭言郭语”的体系,即各种具有个人特色的语句。粉丝也在各大平台上对此进行二次创作,使得“郭学”日渐风靡。郭老师视频中的“原生态”也是一大特点,她常以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的形象出现,会在直播间里又哭又闹、放屁啃脚,甚至和其他的主播连线对骂。

2021年9月2日,郭老师在微博晒出其抖音账号因不符合社区规范而被永久封禁的截图,寻求抖音官方的解释,此时她的抖音粉丝数已累积到715万。不多时,其微博账号被封禁,同名超话亦处于禁言状态。

mmexport1637832931730

2021年9月5日,人民日报称:“靠‘审丑’收割流量的郭老师,表面上,只是娱乐逗笑,精神狂欢,但一旦形成了广泛影响。本质上就是认可了‘低俗、庸俗、媚俗’的走红路子,就是给‘唯流量论’添柴加火,就是让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更加浅薄和浮躁。”

2021年10月2日,郭老师疑似使用变声器且戴着面具再次在直播间复出,并在评论区称:“事情也过去整整一个月,我只能说大家把姓郭的那位大姐放在心里吧。王丽你好!”

2021年11月23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依照《网络主播警示和复出管理规范》将“郭老师”列入第九批网络主播警示名单,警示期限为长期。

mmexport1637830699448

【案例来源】

https://m.gmw.cn/baijia/2021-04/28/1302260075.html

http://yn.people.com.cn/n2/2021/0929/c378440-34936623.html

https://mp.weixin.qq.com/s/8BB6hJWOOuzajAPTRVetGQ

http://tech.hexun.com/2021-11-24/204806144.html

【案例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38亿,同比增长7539万。网络直播用户的增加,促进了网络直播的快速发展。在网络直播平台满足用户娱乐需求的同时,伴随着的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审丑文化”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关于“审丑”的定义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审丑”与“审美”相对立;另一种则认为“审丑”是从特殊的角度欣赏“丑”,认为“丑”是一种特殊的美。本文所说的“审丑”,选取第一种说法,这里的“丑”指的是如郭老师这种通过怪异服饰,装疯卖傻来博人眼球的行为。

一、网络直播中“审丑文化”成因

(一)网络主播物质和心理层面的满足

从物质层面来说,以郭老师为代表的这一类网络主播,最初因为“搞笑”收获了喜爱。但在“流量”的呼声中,他们往往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开始不断地突破低俗的下线,愿意被消费、愿意继续展露自己“最丑”的一面,源源不断地产出审丑视频,吸引粉丝。最终,实现流量变现,形成“丑得越极致,就有越多人吹捧”的奇观。

从心理层面上看,抖音等低门槛网络直播平台提出“让崇拜从这里开始”的口号,让每个人都有在平台上赢得关注、取得名利的机会,满足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审丑”视频的创作者也会因需要的满足,继续制作“审丑”视频。

(二)用户的快乐与模仿

越来越多的现实焦虑让人们在闲暇之余倦于思考,转而抱着单纯消遣的态度追求放松休闲,刺激、媚俗的作品就容易受到人们的追捧。“郭老师”等呈现的丑角人设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底层形象,面对着种种负面情绪的人们在观看其类似小丑表演的直播时,会产生强烈的惊奇、厌恶、鄙夷的情绪。

一方面,在鄙夷和文化俯视中,用户会获得一种自我肯定,短暂忘却现实的困境。这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本我欲望有内在相似性,它符合日常生活中人们趋向快乐而回避痛苦的心理原则。同时,观众的许多内心想法也能够通过点赞等行为得到表达与宣泄,从而消解生活压力。

另一方面,抱着猎奇的心理的用户,会在“互动性”强的网络直播中,随时与主播交流,不可避免地被其低俗、粗鄙的语言影响,逐渐丧失甄别美丑的能力。有的用户甚至会维护主播,将这种“丑”文化视作是一种群体标识,从丑的“受众”变成“产出者”。当越来越多的用户被视频中的丑行所吸引时,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一些不明真相的观众也会因害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涌入直播间。

(三)网络直播平台“流量至上”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理论。他认为,媒介本身的形态远远比它发布传递的信息更为重要。影响人和社会的,不是媒介传播的内容,而是传播媒介本身。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网络直播平台鼓励主播通过各种方法吸引用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看重流量平台对一些打擦边球、低俗、恶俗的视频,有一定的容忍度。在“卖丑”主播走红的早期,平台通过算法推荐机制进行精准推送,对其热点视频二次“加热”,使得其曝光量、粉丝量不断增长。不仅如此,平台会面向粉丝推出“二次创作”的活动,这样的加工,会给原视频带来可裂变式的传播。

(四)后现代主义的热潮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又称反叛现代主义,其反对现代主义中的所有事物,充满嘲讽,戏谑、拼贴,否定高雅和严肃,否定有价值的追求,语言粗鄙自由,结构松散混乱。后现代主义思潮提倡去中心化意识、提倡多元化价值取向。虽然某种程度上有其积极性,但后现代主义对大众文化过分肯定,对传统媒体塑造的严肃文化、高雅文化严重怀疑,使得大众信念缺失,精神世界变得空虚。在这样的思潮的影响下,审丑行为就变得合理,"卖丑"主播的走红也变得符合社会需求。

二、审美多元化的思考

在网络狂欢的大广场上,“个性解放”、“审美多元”等口号成为审丑娱乐的避风港。但这种为了丑而丑的审丑文化充满了低级趣味,其根本目的在于哗众取宠,换取流量,无底线、无节操地吸引关注。雨果曾说:“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显然,雨果虽主张艺术反映“丑”,却并不认为滑稽丑怪是艺术的目的,而是把它当作表现崇高优美的手段。如果单纯从娱乐的角度来看,“审丑"会让人感到轻松愉悦,但若一味地任其发展,让人们沉浸在浅薄虚假的娱乐里,逐渐丧失思考辨别的能力和自我意识,很难说荒诞低级的"审丑"风潮不会愈演愈烈,甚至更扭曲、更极端。

郭老师之流亦常标榜自己为“土味文化”,但“土味”并不等于“丑”。淳朴、自由、接地气的土味文化才真正反应了审美多元化。“土味”的正面文化意义应该是重新发现了人的自由价值、审美价值。观众的这一需求是由于土味文化所传达的自然、纯真、善良,给受众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审美体验。因而,网络直播环境应倡导主播回归本真,而非让庸俗的视频占用有限的公共资源,这样才能重塑积极的审美价值。

三、审美重塑的对策

(一)主播提升伦理责任意识

作为网络审美的主要对象,各类视频创作者及网络主播首先应当注重自身审美观念及道德品质的培养,在要关注自身的商业价值的同时,更要成为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传播者。其次是不要被流量所绑架,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提升个人内涵、魅力和特色,才能在网络文化中延长生存周期。

(二)用户具备明辨美丑的能力

由于网络直播的门槛低,内容质量难免参差不齐。作为直播间的观众,面对良莠不齐的内容,不要被审丑偏向蒙蔽了双眼,而是要具备甄别选择并及时纠偏的能力,及时向平台反馈审丑的的视频内容,从而使得审丑文化的在传播渠道中得到控制。

(三)网络直播平台完善制度

网络直播平台应当摒弃“流量至上”的观念,将重心放在完善审核和管理制度上,来推动行业健康。在容许部分个性的前提下,平台当确保直播内容积极向上,将真正美的作品展现在网络空间中,不给“审丑文化”提供发展的温床。

具体来说,平台可以对网络主播进行不定期的资格考察;对低俗、色情、暴力等传播内容予以强烈抵制加大惩戒力度,如对郭老师进行长期封禁;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和保存用户的举报信息,进行动态管理;结合主流媒体打造新型网红文化,如央视新闻联播入驻抖音等。

(四)网络表演经济机构加强管理

根据《网络表演经济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网络主播平台、经济机构、主播三方的关系,形成了三者层层责任传导机制。经济机构作为平台和主播之间的重要“桥梁”,需要积极开展行业自查工作、定期对主播开展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培训,为其讲解网络表演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内容和行为,多方面提升行政管理作用。

(五)媒体树立正确的审美“风向标”

新闻媒体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瞭望塔”作用,比起片面的审丑引发的“尖叫效应”,更应积极承担舆论引导职能,通过深挖审美的价值和意义,向大众提供正面的审美理念,建立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架构,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导向,积极引导大众进行审美重塑。

【参考文献】

[1]孙羽佳.试论当代网络文化生活中的“审丑”现状[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1(14):90-91.

[2]邓天虹.短视频时代的审丑狂欢现象分析——以抖音“郭老师”为例[J].科技传播,2021,13(16):168-170.

[3]陶佳宁.拟剧理论视域下“审丑主播”的行为解读——以“迷人的郭老师”为例[J].科技传播,2021,13(13):160-164.

[4]邱睿智.网络直播的伦理价值思考[J].山西青年,2019(08):237-238.

[5]侯李游美.“自媒体”时代的审美现状与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01):124-128.

[6]刘德燊.雨果小说美丑对照现象的宏观把握[J].学术论坛,2001(04):103-106.

[7]崔雪峰.从“迷人的郭老师”看抖音短视频审丑现象的原因[J].新闻传播,2020(15):13-15.

[8]郭芙蓉.论网络审丑的兴起及其伦理误区与矫正[J].中国青年研究,2012(10):78-81.

[9]郭芙蓉.当代青年网络审丑的心态透视及引导[J].当代青年研究,2015(01):62-65.

[10]陈波,鲁明媚.网络“审丑”异化现象的文化维度解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1(02):34-39.

[11]郭晓琪.对网红经济的观察与思考[J].中国商论,2021(12):13-16.

[12]曹婉笛.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树立正确审美价值观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21.

上一条:虚拟偶像与中之⼈的主体性之争:以A-SOUL成员休眠争议事件为例 下一条:“康雅雅”等女装大佬被封事件:短视频平台中“男扮女”性别戏仿的伦理边界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