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吴谨言耍大牌事件看网络泛道德批判

作者:周陈成 时间:2019-01-08

【摘要】2018年8月28日凌晨,《中国电影报道》官方微博因采访事件发文点名批评青年演员吴谨言及其团队,并给出了“从艺路上任重道远,德为先”的忠告。继主流媒体发文后,各自媒体、营销号以及网络用户纷纷以“德”为出发点,对吴谨言团队进行道德批判。本文试图从该事件出发,探讨当今对公众人物的网络泛道德批判现象。

【关键词】吴谨言;主流媒体;耍大牌;泛道德批判

【Abstract】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28, 2018, the official twitter account of the Chinese film report has been called to criticize the young actor wu and his team, and they gave the advice of "taking a long way from the arts". After the mainstream media published articles, their media, marketing Numbers and Internet users all took "moral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criticize the ethics of wu jingyan's team.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network moral criticism of public fig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istotle's theory of virtue.

【Keys words】Wu Jinyan;Mainstream media;Proud;Criticism of moral generalities

【案例简介】

58BA4

2018年8月28日零点25分,《中国电影报道》官方微博发文点名批评青年演员吴谨言及其团队,文中指出《中国电影报道》栏目组按先期约定,于8月25日下午采访《延禧攻略》魏璎珞的扮演者吴谨言。当采访组一行7人提前半小时到达采访地点,被吴谨言团队突然告知采访地点变动,于是匆忙赶往新采访地点。到达地点后,艺人团队并没有协商好场地,却要求采访组支付采访场地费用,并大幅度缩短采访时间,此次采访活动以失败告终。《中国电影报道》官微在文中写道:“尊重别人的工作,尊重别人的时间,是一个青年演员最基本的素养。”并给出了“从艺路上任重道远,德为先”的忠告。此文一发,迅速引发热议。

《延禧攻略》可谓是2018年暑假档电视剧的最大黑马,播出首天播放量便达到2500万,当下其收视率已破九亿,其女主角魏璎珞刚烈果断的人物设定也正符合现代女性的精神需求。因此,其扮演者吴谨言顺势走红。《中国电影报道》发文后,吴谨言的微博便被攻陷,吃瓜网友和黑粉集体要求吴谨言道歉,并站在道德高地上以“失德”为主要字眼对其进行道德批判,其中还包括恶意评价演员长相、演技、人品等多方面,娱乐营销号也紧跟其后,借风扒起了该演员的生活及从艺经历以赚流量。

8月28日凌晨1点50分,欢娱影视发表道歉申明,由于道歉简短,又被网友批评不够诚恳。晚上22点整,《中国电影报道》官方微博发文表示接受吴谨言团队的致歉,而此时吴谨言个人并未有任何表示,网友纷纷斥责其毫无诚意,再次进行道德批判。晚上22点26分,当事人吴谨言在其微博上发出个人道歉申明并将其置顶,但由于使用了“德”的通用字“徳”被网友诟病为错别字,直至9月,更有网友发现吴谨言将该道歉微博取消了置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道德质问。

 

【案例来源】

1.《中国电影报道》官方微博

2.吴谨言个人微博

【案例分析】

面对艺人的过错行为,主流媒体有责任批评和引导艺人不断完善自身,在此次事件中,中央电视台的《中国电影报道》栏目充分履行了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对匡正娱乐圈的不良风气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在新媒体时代,公众人物无时无刻不处于媒体和群众的放大镜下,只要有一点瑕疵,便会被卷入舆论的漩涡,受到严厉苛责甚至是人身攻击。善意的提醒和批评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恶意的言语攻击与理性缺位的道德批判则有滋生网络民粹主义的危险。类似案例屡见不鲜,例如网友批判范玮琪阅兵当天晒娃便是“不爱国”;因外表甜美的女明星抽烟而指责其道德素养低下,纵观这些批判之声,其共同点便是披上了“道德”的外衣而显得具有合理性,显然,“是否违背道德”越来越成为网友们评价事物的绝对标准,这种对公众人物的网络泛道德化批判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一、道德批判为何泛化

黄明理将泛道德批判定义为“将一切社会现象道德化,并给予否定性道德批判,它带有道德万能论的色彩”,具有“在对象上将非伦理现象伦理化,标准上理想主义化和双重化,逻辑上将特称判断全称化”的特点。在我国的网络舆论大环境下,网络道德批判的泛化与作为文化基因的传统道德观念、社会不良心理以及网络自身的传播机制密切相关。

(一)、传统道德观念的浸润

从古至今,传统儒家道德观念一直浸润着人们的价值观,作为一种文化基因,使得人们在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存在一种惯性思维,即首先在道德伦理上进行是非判断。与法律、监狱等硬性意识形态武器相比,道德存在一种软性特征,即人们皆可以使用道德作为维护自身及评价他人的方式,且涵盖范围广阔、使用成本低廉、个体易于理解,在加上强大的文化历史背景,道德的工具理性不断被强化。

在传统道德观念浸润下成长起来的群体,对“道德呐喊”很容易产生共识,一旦个体发声,占领了道德高地,在对道德的群体认同以及群体压力的作用下,这种普遍共识直接导致了道德批判的泛化。而当下这种评判方式却呈现出情绪化、偏激性及负面性等特点,实际上并不利于道德发挥它真正有益的教化作用,反而成为了不良情绪的宣泄工具。

(二)、社会不良心理的映照

在社会快速发展中,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社会仇富心理不断膨胀,尤其是对上层精英群体和高收入人群的过错行为进行批判时,道德至上的外衣更利于获得合理性。公众人物尤其是明星一直以来都是网络群体所关注的对象,从粉丝到黑粉、私生饭、键盘侠,关注的话题内容也从相貌、作品、品行到对私生活、隐私的挖掘,关于明星的假新闻也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客观环境下,公众人物的一个小瑕疵便会被大做文章,娱乐自媒体为了赚流量,而网络中的大部分个体则是将道德标尺绝对化,以“盲目排他”的心理发泄负面情绪。

这个群体大多现实生活中并不如意,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为其提供了发泄渠道和便利,而自带话题的公众人物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我国娱乐圈一直以来呈现异常繁荣之势,明星的高收入也一直是人们所热衷的话题,在极度贫富两级分化的情况下,普通人极易滋生不良情绪,而对公众人物的过错进行道德批判则被认为是一种为小人物发声的方式,道德的软性和强认同感使得有相同情绪的人迅速集结,在一种看似正义,实则理性缺位的批判中获得快感。

(三)、网络传播的特殊机制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随着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对言论自由也有了新的认识。但从当下的舆论环境来看,我国社会却面临着一个“大众言论自由意识不断觉醒”与“所发之声缺乏理性”的矛盾。这尤其体现在网络泛道德化批判的现象中,人人都倾向于对公众人物的过错进行指责,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但实际上却脱离了现实,过度夸大了道德的治理功能。亚里士多德坚持道德的理性本质,认为只有理智德行才能提供正确的行为指导,而理性,正是泛道德批判中所缺失的关键因素。

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这使得进行道德批判的风险大大下降,人们可以戴着面具发出无需负责的言论。网络传播的多向性和迅捷性使得人们只需“转发”,便能使议题从一个网络社群流向多个社群。最后,“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传播中同样存在,面对道德指向性鲜明的突发事件,在从众心理和偏激情绪渲染的作用下,失去理性的大众迅速和声,攻占道德制高点,以情绪化的方式进行单一的道德价值判断,并在群体道德咆哮中获得共鸣。

二、如何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

网络泛道德化批判实质上是一种异化的道德评价。道德评价是使指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善恶进行评定和判断的过程。在教育领域中,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但网络泛道德批判则更为极端,表现方式也偏向情绪化、负面化,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并不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我们探讨泛道德批判,并非否定积极的道德评价,而在于找准平衡点,呼吁批判者理性发声。

(一)、关注道德评价的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德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是具体的,同样也是历史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当下道德评价标准受到个体主观性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道德评价标准的混乱,其中社会主导价值观其决定性作用。

在网络群体中建立相对稳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实行道德规则的约束与引导,对于抵制网络泛道德批判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主流媒体应承担起弘扬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责任与义务,各自媒体也要实行道德自律,共同引导网络群众正确发声。在本案例中,《中国电影报道》对艺人过错行为给予了严厉批评,但同样给了其改正的机会,对艺人的后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但由此引发的网络泛道德批判现象,主流媒体也应给予适当的关注,避免衍生负面事件。

(二)、关注道德评价的方法

网络泛道德化批判的表现方式具有情绪化、极端化、负面性等特点,因此会对当事人带来额外的舆论伤害。在相关案例中,批判者往往采用“全德取人”、“己德取人”的方式展开批判,将非伦理领域的问题以伦理化的全视角来处理,以道德作为评价公众人物的一元标准,从而忽略其他正面因素,对其进行盲目批判而无肯定。另外,“己德取人”则以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为主,同自己道德观不一样的人便被纳为批判对象,这两种方式均非正确的评价方法,应将众多因素考虑在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呼唤理性归位

亚里士多德在其德性论中提倡“明智”和“体谅”,明智指慎思明辨,是关于行为目的的正确理性;体谅同样也是一种理智德行,是对平等的正确判别。而在当下我国的网络舆情中,网民的媒介素养普遍较低,由于网络的匿名机制,对事物的道德评判成为他们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明智与体谅极度缺失。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人来说,所有的德行没有理智就不能生成。人无完人,公众人物同样也会犯错,大众在对其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应践行“明智”与“体谅”,以理性的方式来帮助对方审视自己,盲目地排他与攻击,并不利于社会矛盾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黄明理.论民粹化网络泛道德批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王能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4)

[3]王金礼.公共善、个体善与新闻伦理—新闻传播与人类普遍善之关系论略.[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

[4]林宇晖.泛道德化批判的归因探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3)

[5]邹顺康.论道德评价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伦理学研究,2006

上一条:从“吴亦凡疑似恋情曝光事件”看新闻报道中的隐私权问题 下一条:“凯特王妃裸照门”引发的媒介伦理思考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