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代孕弃养事件引发的媒介伦理思考

作者:贾楠 罗澜 时间:2021-04-28

【摘要】

2021年1月,艺人郑爽被爆出与其前男友张恒共同代孕了两个孩子,且郑爽曾提出过弃养意图。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关于郑爽行为的热议,以及对代孕等一系列健康传播相关话题的探讨。本文试图从案例引发的媒体和公众关注入手,探讨该事件引发的媒介伦理思考。

【Abstract】

In January 2021, it was revealed that artist Zheng Shuang and her ex-boyfriend Zhang Heng had two children together as surrogates, and that Zheng had said she wanted to give them up. The incident sparked heated discussion on the Internet about Zheng's behavior and a range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related topics, including surrogac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art with the media and public attention caused by the case and discuss the media ethical thinking caused by the case.

【关键词】

公众人物 舆论监督 隐私权 健康传播

【Keywords】

Public Figures;Supervision by Public Opinion;Privacy Right;Health Communication

【案例简介】

2021年1月18日下午,张恒(郑爽前男友)在微博发表了一篇长文,文中提到“我和家人滞留美国一年多,是因为我们必须照顾并保护两个年幼无辜的小生命”,此文一出即引发轩然大波,众网友惊愕之余纷纷猜测孩子的来历。

随后,@网易娱乐频道 独家曝出了更多疑似与此相关的资料——张恒与郑爽共同代孕了两个孩子,而由于双方感情破裂,两个孩子的监护权等问题,目前悬而未决。此外在张恒朋友向媒体提供的录音中女方家庭明显的表现出了拒绝抚养孩子的强硬态度,在确认怀孕7个月已经不能堕胎后,女方父母表示两人分开了谁也养不起,并称已经咨询过律师,可以先向代孕机构付钱,再在美国找人领养两个孩子。录音中疑似郑爽的女方本人也多次情绪爆发,甚至爆粗口称自己已经被这件事情烦透了。

1月19日,央视评:代孕弃养法律道德皆难容。央视新闻微博发出三小时后,评论高达几十万。1月19日下午,郑爽发布一系列回应,所发的回应微博里没有否认“代孕和弃养”的指控,回应中更是没有提到对孩子负责,没有丝毫歉意。

1月19号晚,郑爽张恒父母录音再曝光,其录音中郑爽声称孩子送人是好事情,受精卵没用完,以后有感情还可以再要孩子。同时,各大品牌连夜取消与郑爽的合作,华鼎奖取消郑爽荣誉称号。

1月22日,中国视协电视界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发布《电视艺术工作者应自觉追求德艺双修 用明德引领社会风尚》一文就该事件发声表示:“无论作为普通公民,还是演艺人员,其行为本身已超越社会大众普遍认知的道德底线。”

【案例分析】

一、案例思考

(1)偶像失控,流量失格

从18岁那年郑爽凭借《一起来看流星雨》走红的12年里,关于“郑爽失控”的话题就层出不穷,及时负面新闻众多也不影响她的名气,为何她依旧能越“黑”越“红”?甚至成为所谓“顶流女明星”?不难看出,郑爽的星途可以成为演艺圈的一面镜子,她的“黑红”也折射出这个流量时代怪现状。

代孕、弃养、录音,一系列爆料让网友再次见证互联网时代明星坍塌的速度。事件的爆发源自于郑爽前男友张恒1月18日在微博爆出自己与孩子的照片与出生证明文件,解释之所以滞留美国未归的原因,是为了照顾他与郑爽的孩子。这两个孩子是他们二人在美国通过代孕所生,而代孕行为在我国是明令禁止的。更令人惊讶的是随后曝光的录音,郑爽的父母明确提出“弃养”当时还未出生的孩子,郑爽更是抱怨“打也打不了,我都烦死了”引发舆论愤慨。照片和录音曝光后立刻登上了微博热搜,网友纷纷对其声讨。随后郑爽在个人微博的回应中并未解释媒体和公众所关心的代孕事件,只是在强调男方欺骗,出轨,且文章行文混乱,缺乏逻辑。随后郑爽再度发布两条微博,也并未对孩子的来历和未来作为表示,仍关注于与张恒的法律纠纷。自此,华鼎奖,北京卫视,普拉达等合作伙伴纷纷解除合约,有关郑爽的影视剧,综艺全部下架。此事件震惊国内外社交媒体,新加坡,韩国等媒体纷纷对其进行报道,引起了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

从郑爽进入演艺圈后,郑爽与整个演艺圈流量时代的第一重“匹配”总是:流量盖过作品。出道以来,郑爽虽出演多部作品,但演技却被网友嘲讽为“一白眼二嘟嘴三卖萌”。演技退步的郑爽为何还能再演艺圈屹立不倒?这正是流量时代的核心矛盾:流量即“正义”。比如就2020年全年,郑爽登上热搜179次,巨大的流量给郑爽创造了商业价值,在2020年腾讯女明星影响力榜中,郑爽仅次于杨幂、迪丽热巴、杨颖、杨紫。在影像作品作品方面,郑爽电视剧单集片酬就高达100万,综艺出场费也在100万左右。当然,按劳取酬本不是问题,不过在巨大流量创造的商业价值下,演艺圈明星失去对常识的敬畏,才是大问题。

在这些粉丝眼中,偶像所有的奇怪行为都可以用“真性情”解释,偶像也在粉丝、流量的裹挟下,变成被宠坏的小公主。郑爽的例子就足以证明这种情况的严重性,行业普遍存在“唯流量倾向”不可以避免的会造成,当偶像被批量化生产出来,对偶像的考核和约束却日益丧失标准。在正常的环境中,粉丝辛辛苦苦为偶像应援,所换得的自我成就感不是应当来自偶像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实际作品吗?

粉丝们经常义正严辞地说,“我们就爱郑爽,要你管?”其实他们不是在捍卫偶像,而是在破坏生态——当整个演艺圈生态被破坏,一切正常的标准都被颠覆,流量本身就会作恶。

(2)主流媒体失语现象

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话语权被交到每一个普通人手中。在热点事件中,个体的话语权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任何事都有反面,正因为科技进步带来了舆论场的无限扩大,所以舆论风向很容易被引导,人们对于价值观输出的追求有时候远胜于对于事实真相的追索。在“郑爽代孕弃养事件”中,主流媒体在事实挖掘方面存在失语现象,基本没有第三方权威调查声音出来描述事实。要么就是采访较为单一,要么就是没做采访。在第三方对事实挖掘还不够的情况下,媒体和网民的评论就层出不穷,其中包括权威媒体评论,比如官方媒体集体下场批判,连续刊发多条言辞犀利的评论。

当然不得不说,这是大快人心的。今天的权威媒体已经颇为适应当下的舆论环境和信息传播特点,在热点事件上往往能在喧嚣的舆论场中“一锤定音”。及时关注民心向背,在重大事件上不缺席,权威媒体激浊扬清,充分彰显了其责任和担当;但反应迅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真相如果不完整,有信息偏差,可能就有失公允。毕竟事实结果还没“一锤定音”,即便有当事人的声音,也只是其中一方的立场。如果完整的事实尚未呈现出来,而价值观便已确定,在碎片化的事实基础上观众的判断就基本固定,就有淹没更多事实出现的可能。

(3)舆论失焦现象

舆论失焦的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2016年的江歌案,2018年的王凤雅案、汤兰兰案,2020年小张被玻璃门割伤手等新闻都出现了舆论失焦。此次的“郑爽代孕弃养事件”也出现了此类现象,主流媒体关注事件的根本问题,而受众的关注点从对根本性问题的关注发生偏移,热衷于讨论事件衍生处的边缘性话题,如“看不懂”“解释爽言爽语”“郑爽退圈声明录音”“郑爽演技”“郑爽的前任们”等话题。

过去,社会舆论是由传统媒体引导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众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在进行信息消费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信息生产。在一些社会事件中,公众首先进行议程设置,并自发地形成舆论中心,并且很难被改变。而传统媒体往往是等到舆论进一步扩大,才开始关注相关事件,并进行·事实的调查。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就被大大削弱,在舆论中的话语权降低。舆论失焦的直接后果就是事件中心问题无法解决。在郑爽事件中,主流媒体是想引导大众认识代孕在我国的危害性,但随着公众关注点的转移,该问题不能被及时的解决。舆论失焦不仅会模糊事件焦点,还会使人们利益受损。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舆论失焦现象愈发严重,由舆论失焦所带来的的后果也愈发严重。为了更好的营造舆论环境,政府应建立完善的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舆论的监督,对一些舆论及时进行辨别和处理,不实信息要及时澄清,以免事件进一步扩大。一些新闻媒体也应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对未证实的消息不轻易转载,并及时查清事情真相,不要误导大众,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在信息海量化的今天,大众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学会辨别各种不实信息,理性客观的发表言论。只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通力合作,才能营造起更好的舆论环境。

二、健康传播

就在郑爽代孕事件发酵的前几天,3岁“黑户代孕女童”因遭客户退单无法上户的新闻也曾登上热搜;而约一个多月前,《演员请就位》里陈凯歌导演的作品《宝贝儿》因涉嫌美化代孕被官媒点名批评;继续往前追溯,早在去年5月多份,就有“人类繁殖中心”的乌克兰代孕中心(Biotexcom)被爆出因疫情期间多国限制出境,代孕婴儿遭拒收被迫囤积......关于代孕,这个一直以来隐藏在灰暗地带的话题,这段时间里终于被放诸在光天化日之下,而官方话语和主流媒体的介入也让更多人了解代孕“剥削”的本质。

(1)主流媒体:事件评议为主

在“郑爽代孕弃养”一事引发的诸多讨论中,主流媒体主要起到输出观点与舆论引导的作用。例如1月18日央视新闻发布微博称,代孕弃养法律道德皆难容。1月22日,中国视协电视界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指出明星艺人作为公众人物,岂能漠视生命、践踏道德底线,视公序良俗为儿戏?多家主流媒体旗帜鲜明对郑爽代孕弃养事件表示反对,且得到南方都市报、成都商报等主流媒体大面积转发。主流媒体多以事件评议为主,在舆论引导上起到良好的效果,发挥了其主动权与话语权,为社会公众提供对事件对主流看法。

在对于代孕危害进行科普方面,1月18日下午,紫光阁、共青团中央等官方微博共同发文:“我国明令禁止!关于代孕的这些风险需要了解!”央视财经报道称:“为保证胚胎植入成功率,代孕者要不断地打针吃药,甚至每三、四个月就要尝试一次;包生男孩代孕者怀上女孩要被强行打胎!胎儿如存缺陷,甚至会发生弃婴……”这些主流媒体对于代孕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进行了科普,并引发了公众热议。但与此同时,由于媒体性质及发布时效限制,主流媒体在健康传播上只做了简单的科普,没有结合我国现状进行展开。

综上,在此次“郑爽代孕弃养”事件中,主流媒体较好地发挥了媒体职能,向公众给出了明确的官方态度,但没有就民众关心的代孕等话题进行进一步展开。这可能是由于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以及其对娱乐新闻的非积极参与所形成的。

(2)地方媒体与自媒体:健康传播话题主力

在健康传播话题上,主流媒体是传播主力。诸如南方周末、北青深一度、果壳网等美誉度较高的媒体,皆以此“郑爽代孕弃养”热点话题作为切口,挖掘代孕背后的伦理困境、灰色产业链等深度话题。如南方周末发布《近百份判决书里的代孕纠纷:灰色产业里的罪与非罪》揭露与代孕有关的刑事案件涉及的犯罪、偷渡等案件及其裁决;果壳网《代孕是一种儿童买卖吗?》展示出代孕背后孩子面临的被弃养、没有国籍户口、与生母永别等问题。这与地方媒体及自媒体享有比传统党媒更高的自由度和更开放的讨论度有关。同时,由于其面向群体定位为知识层面较高的人群,而非面向大众,由这些媒体来进行问题的深入与多维探讨,更能引发其受众的关注。

三、应对措施

在未来类似的有关公共人物引发社会议题探讨的事件中,为了形成多元健康的舆论环境,让网民进行有效思考与探讨,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对于媒体而言

第一,找准媒体定位,在事件中发挥应有作用。如一部分追求时效性的媒体能够及时追踪事件发展,将最新消息公布受众;一部分着重关注事件成因及影响类媒体在新闻纵深方面进行挖掘,引导公众的深入思考。

第二,媒体提供的事实与价值倡导有机平衡。在“参与式”新闻盛行的当下,媒体需要有引导公众参与公共议题的能力,以及把控舆论场走向的洞察。媒体要能不偏不倚报道事实真相,同时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进行价值引导,才能避免舆论场鱼龙混杂、舆论失焦等问题出现。

(2)对于公众而言

第一,积极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允许多元舆论的存在。

公众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碎片化、娱乐化信息的接收上,要有参与公共议题讨论的意识,避免“政治冷漠”“公共议题冷漠”的出现。公众应该在对公共议题的讨论中,吸收多元意见,在全面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形成自身对问题的看法。在遇到多元舆论时允许差异性话语的存在,进行理性探讨,而非躲在自身成见建构的回音壁中。

第二,对事件不仅要有挖掘表层事实的能力,也要培养对深层原因及走向的需求。

媒介素养的提升来源于对多样化公共事件的持续参与。公众需要在了解事件表层真相的同时,不停止追问其背后的逻辑、因果、影响及走向。例如“郑爽代孕弃养”一事,知悉男女双方家人的声明是第一层事实,根据该事实提出对于代孕造成的母婴困境、代孕背后灰色产业链与伦理道德问题等讨论是第二层思考。在第一层面事实已经明晰的情况下,公众更需要在第二层面进行探讨。

身为公众,我们在鉴别谁才是这个时代所需偶像的同时,也要不断培养自身批判意识与媒介素养,在舆论的洪流里不至于迷失自身方向。

(3)对于公众人物而言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在享受更多公共资源的同时,必然需要让渡自身一部分的隐私权,并接受自己的私人事务有成为公共话题讨论的可能性的事实。同时,由于公众人物自身带有的示范作用,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规范自身言行。

在负面舆情发生后,明星公关需要及时回应公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并在态度上做到诚恳坦白。此次事件在网络发酵后,郑爽于1.19接连发布两条微博回复,但却并未回应公众质疑。与此同时,回复中“非常伤心和私密的事情”“这是我最真诚的回答”等与中文语境不太相符的话语也引起了网友热议:有网友为郑爽公关回复修改语病,也有网友称声明疑似拜托国外律师撰写后直接翻译而成。郑爽作为事件焦点人物,其危机公关情感倾向明显,而理性稍显不足。

四、结语

一个合格的公众人物,在以社会个体身份存在以前,首先更应该作为“社会角色”而存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美国人类学家林顿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本质上就是角色学习和承担的过程,背后预设了来自大众对其道德伦理立场的想象和期待。“公众人物”这一概念本身就是被社会建构并赋予意义的,社会公众可以将其建构出来,也可以在幻像破灭之时将其拉下神坛。因此,郑爽被爆出疑似弃养婴儿,无疑打破了社会规则的制约,角色危机由此产生。

“明星失格”从来不是新鲜事,纵观这几年的娱乐场,诸多明星曾在资本和流量的加持下被捧上神坛,而后因对于自身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角色规制的不够重视而从神坛跌落,流量和数据来的和去的一样快。

在这样一场造星危机下,其实潜藏了很多非理性因素,一个明星除了自身热度以外,更应该注重的是能否作为“公众人物”去承担应有的社会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1]王静婷.后真相时代下舆论失焦现象及其治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9(26):176-177+184.

[2]郑淑堃.流量造星与饭圈文化——基于文化工业理论[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3):89-90.

[3]盛水舟,范宇辉.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文化和身份认同研究[J].新闻传播,2021(03):53-54.

[4]卢昕玥,徐坤,孔军辉,郭凤英,翟兴,韩爱庆,王若佳,黄友良.新媒体视域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现状及优化[J].医学与哲学,2021,42(03):28-31+72.

[5]燕道成,陈思妤.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舆论引导:特点、挑战与策略[J].传媒观察,2020(03):12-17.

上一条:以央视记者王冰冰意外走红为例探究放大镜下的公众人物 下一条:新冠疫情期间名人被网络逼捐事件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