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瀚事件:集体记忆与历史遗忘思考爱国主义的表达

作者:向曌渊 时间:2022-04-28

【摘要】青年演员张哲瀚于今年参拜晋国神社后拍照庆祝并发布于网络,抗日战争纪念日前夕这组图片被网友激烈讨论,掀起爱国主义表达与历史遗忘等相关舆论。以下笔者将从张哲瀚事件出发来探讨社交媒体时代下,集体记忆与历史遗忘等话题,去反思当今社会青年人的爱国主义表达。

【关键词】集体记忆;历史遗忘;仿真;爱国主义;模因

【Abstract】Zhang Zhehan, a young actor, took photos to celebrate his visit to the Jin Shrine this year and posted them on the Internet. On the eve of the Anniversa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this group of pictures were hotly discussed by netizens, raising public opinion about patriotism expression and historical forgetting. The following author will start from Zhang Zhehan event to discuss topics such as collective memory and historical forgetting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 and reflect on the expression of patriotism of young people in today's society.

【Key words】Collective memory; Historical oblivion; The simulation; Patriotism; memes

【案例简介】

2021年8月因《山河令》走红的男星张哲瀚在抗战纪念日前两天被曝出疑似参拜靖国神社并比庆祝手势,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底线。根据网友的爆料,张哲瀚看起来不仅是在靖国神社外墙拍了照,而且是进入神社内部,来了一次深度赏游。在赏游之后,他看起来很满意的比了一个“V”的手势。

23401BFBD195A90FCBC1048351E6FE12QQ图片20220103214814

(图源微博)

面对公众的质疑,张哲瀚做出了道歉,但理由却令人瞠目结舌:他不知道“靖国神社”是什么。而只把它当做了普通的旅游景点。

v2-379fbae26b4d73b3b03c2617f5c9aa17_720w

(图源水印)

网友质疑靖国神社怎么可能会被人当作“旅游景点”呢?张哲瀚的回应又一次激起了公众愤怒。目前张哲瀚的所有代言品牌都已经宣布与他断绝关系,而他的各个微博、超话皆已查无此人。网民给他起了绰号“张本哲瀚”、“瀚奸”、“精日分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京报等官方媒体对张哲瀚不知历史,冒犯国人情感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被处分为劣迹艺人,所有平台与他相关的影视剧作品一一封禁。

QQ图片20220103220424QQ图片20220103220433

(图源微博)

【案件来源】讨论“张哲瀚事假”的相关微博、微信公众号文章

【案例分析】

集体记忆是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性结构》一文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哈布瓦赫将其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集体记忆建构了社会与文化,尤其是对于近代民族国家的民族意识来说十分重要。对于中国,乃至于全人类而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正是最重要的集体记忆部分之一。在抗战中,中国各民族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携手抗敌,进一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身份。而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牢记民族伤痛,警惕军国主义复活,也是每个人的基本责任和义务。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和新媒体的出现,去中心化的舆论结构挑战和分割社会共识,支撑我们民族价值观的集体记忆也正在虚化、弱化。

一、记忆的圈层化:集体记忆逐渐过时

在新媒体的时代里,你记得的,别人并不一定记得。你憎恶的,别人可能毫无感觉,即便是我们认为的常识,也是如此。“靖国神社是什么?”对于大多人来说,这本不该是一个问题。相反,不知道才是不可思议的。从小到大,即使没有老师的专门教导,但只要稍微看看电视、看看报纸的人,也都应该听说中韩围绕靖国神社议题对日本进行过多次的声讨和谴责。

6

(图源水印)

悲哀的是,这种观点在新媒体时代或许过时了。集体记忆之所以叫做集体,就是因为他必须要得到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认知和响应。在大众媒体尚未发达的时代,依靠的是口口相传。在大众媒体社会,有主流媒体通过报道和评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提醒我们历史不可忘记。围绕靖国神社议题,受日本侵略的各国的抗议,不仅是针对反华政客和日本右翼,也是在告知中国公众:勿忘国耻,国人自强。

5

(图源是否知道晋国神社的微博评论)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体的传播力正在分化和消失,甚至“大众”这个概念也在逐渐过时。大众传播不断走向分众,被动的受众正在走向自主的用户,分众化和自主化,的确扩大了每个人的选择自由,也为社会认知的分化埋下了伏笔。

0EA7DDF1129083BC9AF10B9191739866

(图源微博)

我们可以打开许多不知道靖国神社的微博用户的个人空间。可以看到,这些人并不是坏,也不是傻,也不是没受过教育,相反,他们在某些方面可能会非常精通。也许像张哲瀚一样有过很好的成绩。他们不知道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要关心的领域。在生活中,很多人已经有意识的去屏蔽很多冗余的信息,而新媒体中,社交媒体和算法又给他们打造了一个更完美的舒适区,不感兴趣的包括大众媒体的内容会一概被屏蔽。

当今社会通过社交平台获得信息,已经渐渐成了主流,因此互联网编制的信息茧房越来越多。可以想见,如果不加以改善,在未来这种“无知”的分化会更加严重。这样的舒适区,可能对于媒介发展、资本、受众需求来说,是完美的。然而,它却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另一些目标:公共意识和社会凝聚力相悖。当集体记忆不再为集体所共享,当公众的“常识”越来越稀薄,当越来越多的人不知道靖国神社、不了解抗战、不知道中国屈辱百年历史......我们会怎么样?

当集体记忆不再为集体所共同构建时,我们的目标是否将加遥远?我们或许不再是我们,而是一个个只单片影的无意义式存在。

二、记忆的“仿真化”:抗日战争从未发生

鲍德里亚曾经有一个著名的论述,海湾战争并不存在。原因是,海湾战争是一次全程由电视介入的战争。在这次的战争中,人们看不到战争伴随的残酷血腥,看不到因战争颠沛流离的难民哭喊。看到的只是美军炫耀的先进武器,像电脑游戏一样轻松干净的“战争画面”,动动手指,敌人灰飞烟灭瞬间化为了几个看不清的黑点,还可以赢得胜利者的不朽声名。“对于真实的戏剧、真实的战争,我们已食不知味也不再需要。我们需要的,是假象的多样化、暴力幻觉的重口味催情……此即民主的极端形式。通过它,可以窥知我们已明确地自世界中撤退:在影像中进行心智炒作的快感。隔着远距传播的安全范围,我们安逸地去观赏暴力,被拟像带著走,失去判决的能力。”

鲍德里亚的分析,针对的是美国媒体对于海湾战争的编辑与“仿真”。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编辑、再造现实变得空前容易,它以真实为名,也挪用了真实的素材,但它反映的却与真实相差甚远。因而也形成了鲍德里亚所说的“超真实”。这比李普曼看到的文字时代的拟态环境更有迷惑性,因为电视媒体不容置疑的影像“在场”。瞬间出现又消失的画面,精彩刺激的故事线索,彻底拆解了人们在能指和所指之间建立的思维关系,让人难以透视“眼见为实”的画面背后的东西,更不可能有空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正如詹姆逊所言:“现代社会空间完全浸透了影像文化,所有这些,真实的,未说的,没有看见的,没有描述的,不可表达的,相似的,都统统转换成可视物和惯常的文化现象。”

战争直播如此,战争影视剧则更甚。对现实的“仿真”变成了对历史的戏弄,不知不觉历史成为了寻求刺激的佐料。严肃的战争成为了彻底的消费品,又如何能让人产生敬畏之心?真实的记忆无法被构建,相反被更多的虚假填充。我日常看到很多的历史和集体记忆宣传,例如不断在循环播放的《亮剑》里的手撕鬼子,以及各个地方频道都在滚动播放各种各样的抗战神剧。怎么会让人对日本侵华历史不了解呢?或许问题正出在这里,不可否认,作为大众文化的主力,电影电视剧的确起到了科普了历史,保存媒介记忆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却只是披着“抗日大旗”的跟风作品,它起到的作用恰恰是虚化,解构了历史。

让我们看看许多诸如此类的“抗日剧”:抗战只是给出一个男女主角行动的背景,以及塑造一个空洞的“敌人”。历史的叙事,集体记忆的保留,统统服务于剧情的刺激和娱乐。人们看到了打鬼子的精彩和主角的强大,却看不到抗战中的残酷,看不到反法西斯的意义,看不到中国人民这十年抗日的辛酸,甚至连战争本身也虚无了。实际上成为了三流武打、二流言情故事的表演舞台,历史作为核心反而被掏空。为什么近几年总有人穿军阀姨太太服装更有甚者穿日本军服,上传拍摄视频炫耀?这是他们从小得到的讯息:抗战的艰难困苦并不存在,而是一种娱乐。正如“党妹穿日式Lolita于旅顺纪念馆前跳宅舞”,奉日本宅文化为圭臬,殊不知是站在民族伤痛前娱乐,作为百万博主如此行径是为了流量无下限的博人眼球吗?但背后所透露出的“无知”或许已成为了我们的时代之殇。

t013157a784be761754.webpt0198296da385e25f46.webp

(图源B站)

教训是沉重的,娱乐化历史并不是真正的传播历史。将历史的赝品当作历史,对民族集体记忆的创伤甚至比单纯的遗忘更大。对于青年人,民族记忆的构建需要各方努力,虽不至于“遗忘就等于背叛”这般言辞激烈,但实属对革命先辈的不敬,我们不得不反思:不能从历史中成长的民族,极有可能又一次被历史教训。

三、记忆的口号化:模因和情绪能否真正表达爱国?

这几年在互联网上民族主义情绪盛行,可以看见中国青年在网络中表现的非常爱国,例如,在国庆节期间,许多人都会把自己的头像披上一面国旗。又比如,当有其他国家对中国不利的时候,会有很多网民主动转发微博,进行抗议。某些品牌辱华,网民会自觉对这些品牌进行抵制,等等。

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今天被人认为是“精日”的张哲瀚,也有爱国的时候,例如,他会转发微博庆祝国庆,会去唱红歌,不断证明自己的爱国人设……等等等等。

7BBAD5658F221DC208F2F15C47039AE2

8

(图源微博)

那这与参拜晋国神社的张哲瀚矛盾吗?并不矛盾。这不是个人的虚伪,而潜藏着网络爱国主义的一个悖论:社交网络的爱国主义经常体现为情绪化的传播活动,运用碎片化的传播模因。但是,这种情绪和模因虽然降低了传播门槛,扩大了传播人群,却限制了爱国主义的另一个方面:深度与思考,更没有产生对国家历史的完整认知。

张哲瀚就是一个例子在每个爱国事件中都积极参与:例如面对南海争端,发布了“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又比如近几年流行的头像加上的国旗插件。但是,这种对于国家的爱,却没有形成对于历史的完整认知。

不可否认,互联网的简单转发等行为降低了爱国的成本,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的表现自己的爱国情绪,从效果上看,也的确形成了网络的爱国热潮。但要传承民族真正的历史,要建设真正的爱国主义。仅靠模因这一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它仍然需要对历史的深刻认知,需要全面系统的教育,换言之,需要和碎片化、情绪化作斗争。但是,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这或许比张哲瀚本人的问题,更加来的重要,也更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杨夏鸣,肖兆森.战争集体记忆构建:国际主义、爱国主义与国际和平[J].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7(01):42-48.DOI:10.13740/b.cnki.jiiohr.2017.01.004.

[2]微信公众号:无知的张哲瀚,比精日的张哲瀚更可怕

https://mp.weixin.qq.com/s/w-mB7x4m0ir02oCaehOGuw

[3]UP主在旅顺博物馆前跳日式宅舞——别拿民族痛楚不当回事[J].课堂内外,2021(34):37.[2]

上一条:马思纯被过度讨论事件:公众人物隐私让渡 下一条:放大镜下的公众人物——华晨宇之我有一个孩子事件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