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回国事件: 传播的仪式观视域下的网络民族主

作者:杜乐翔 时间:2022-05-01

摘要:詹姆斯·W.凯瑞提出“传播的仪式观”,以“仪式”作为传播的隐喻。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民族主义思潮,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和演进不仅与现实社会思潮的变化有关,也与作为媒介的互联网应用迭代升级密切关联。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在移动传播和社交媒体时代走向社群,成为深具个性化的身份认同表达。本文在传播的仪式观视角下,重新审视网络民族主义的变迁和未来。

关键词:传播的仪式观、网络民族主义、情感互动、媒介变迁

Abstract:James P. W. Carey proposed the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 using "ritual" as a metaphor for communication.The rise and evolution of the nationalist trend using the Internet as th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the current social trend,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terative upgrading of Internet applications as a medium.China's online nationalism has become a deeply personalized expression of identity in the era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edia.This article re-examines the changes and future of online nationa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

Keywords: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Cyber nationalism

Emotional interaction、Media change

案例简介:

华为CFO孟晚舟被加拿大无理拘押1028天后,经过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在当地时间时间2021年9月24日,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于当晚抵达深圳。

图源:今日头条“央视频”

北京时间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女士终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该事件一经报道,便迅速上升成为国内热议话题。

当晚21:40,总台新闻频道打破常规编排,推出“孟晚舟,欢迎回家!”直播特别节目,整场直播持续5小时。

截至25日23时,《总台独家直播|晚舟,欢迎回家!》总观看量近4.3亿。其中,在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观看量近2.75亿,刷新央视新闻各平台最高观看人次、最高同时在线等多项纪录。央视新闻微博根据直播内容设置的多个话题,比如说#欢迎孟晚舟回家#阅读超3.8亿,#孟晚舟抵达深圳#阅读超4亿,#孟晚舟回到深圳#阅读超1.8亿。

图源:来自知乎

孟晚舟在机场发表简短讲话,她表示:“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5日应询表示: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事实早已充分证明,这是一起针对中国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压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对孟晚舟女士所谓“欺诈”的指控纯属捏造。

案例来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658415

 

案例分析

现代中国民族主义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中国民众对西方压制中国和中国应对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一种反应。

大数据时代,当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精准量化时,纵使有些简单粗暴,但毫无疑问,这种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清晰明了的感知标准。这刷新了一项又一项纪录的观看人次和阅读数字让我们既惊讶又感叹,从这一层面来讲,将“孟晚舟归国”定义为二一年九月份最大媒介事件并不为过。

图源: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

一、互联网时代中媒介事件的仪式观探讨

(一).心理机制:隐喻的“神圣典礼”和共同体维系

学者丹尼尔·戴杨和伊莱休·卡茨在后续的研究中在“传播的仪式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事件”的概念。单单从中国公民获释回国的标签来看,这一事件的意义已经扩展为“中美较量”,是一种“竞赛”,孟晚舟成果回国是“竞赛胜利”的标志。

这件事情一开始,就已经不是加拿大逮捕中国公民简单的外交事件。孟晚舟女士的身份——华为的CFO,就将这件事情的意义给延展了:这是一场美国与中国、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霸权与公理的较量,各大媒体对于该事件的报道也几乎都带有“中美两国”的标签。

从我国各大媒体对于该事件铺天盖地的报道,以及朋友圈的刷屏盛况可以看出,孟晚舟事件我国媒体所要传递出的是通过该事件的传播、讨论,强化人们对于祖国实力的认同。

孟晚舟的回归现场有大量群众自发前来接机,欢迎人群自发唱起《歌唱祖国》,相关内容几乎同步刷屏了各大社交媒体。某种程度上,这不仅是网络民族主义的宣泄,也是一种在消费文化的全球地缘政治大环境下有关身份政治的“表演”。

这种“表演”不仅根植于我们对历史的选择性记忆,而且也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对中国文化、中国应有的国际地位的一种主张;是对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挫折的一种应对,是国内和国际力量,政治和经济、文化以及官方和民间因素的一种结合体。

(二).传播机制:媒介仪式下的情感互动激发情感能量

自孟晚舟踏上回家之路的那刻起,国内媒体就一直在播报着航班实时轨迹,尤其是抵达深圳之后的画面直播,更是令诸多网民带着激动与虔诚进入了这场“盛大仪式”。

詹姆斯·卡里将“传播”定义为“一个制造、保持、修补和转换现实象征性过程”,通过此次“盛大仪式”,我们共享着民族身份和情感信仰,同时,也重新塑造着“我们”的概念,并与“他者”区分开来。

这样一场对主体召唤的传播仪式是对社会现实的再现与建构,其实,重要的不是我们究竟获得了什么实质性的信息,而是我们通过紧密的情感链条与国人获得了内在联系、获得了对现实共同的理解——孟晚舟成功回国的背后,是一个站起来的强大中国。

除了关心本身的实时之外,更多的是唤起了参与主角和围观人员的核心价值与集体记忆。无疑,在此件事情之中实时转播的摄像载体将民众召唤至柯林斯描述的“互动仪式链”之上,是一次强有力的社会民主整合。

《晚舟,欢迎回家!》这场直播所打造的神圣典礼,创造出“共同的象征现实”,将参与观看的人们统一在共同的意义建构过程中,从而走向泛在化的文化仪式,将参与主体的个人情感转化为了群体的集体情感。

我们在这场仪式之中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情绪感召力,即民族情怀的抒发让我们感受到了心灵之上的沟通联系。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在一定意义上完全是由理念和情感组成的,并且将情感视为社会秩序的基础,这种观点看法具备合理性。

(三).象征性现实里对集体记忆的触发

社会纷繁复杂,我们不可能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获得对社会的全部认知,对于个体存在的主观现实和社会本身的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一个中介——媒体构建的象征性现实。

在“孟晚舟归国”的直播中,使得很多人能够在同一时期,但却分别产生统一的想法和感受。纵然我们没有亲历过那段饱受屈辱的年代,但是我们通过媒介了解了祖国曾经遭受的磨难。我们通过这些符号与符号载体凝聚在一起,构建出独属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图源:今日头条“央视频”

二、象征性权力与网络民族主义

(一).网络民族主义的底层逻辑

网络民族主义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获得了意见渠道的网民在网络上集中表达集团化的民族情绪并由此形成了一定的势力,这就构成了网络民族主义,它具有爱国情怀、大众化、体制外、情绪化等特征。

近些年来,网络传播为公众表达话语权、提高政治参与意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介入经济社会事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比如,网民通过论坛互动讨论就某些新闻事件表达观点,就可能迅速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舆论,而这当中外交问题更容易形成热点。网络民族主义的开放性、即时性和互动性,可以迅速地张扬民族主义情绪,成为颇受争议的新事物。

(二).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激发民族主义

中国出现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潮流,向传统文化的回归,是一系列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转型的结果。在近年的转变中,社会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降低了政治价值,政治化的文化成分越来越多地让位给世俗的、非政治的文化。中国公众的政治意识发生重要变化。从国家的角度,需要引进新的机制实现文化心理上的整合。在现有的资源结构中,最容易启动的就是民族主义。因为民族主义诉诸的是“民族”这一文化共同体,在现今的中国,文化和历史比政治意识型态要具有连续性和合法性。网络爱国主义者不仅是爱国主义的消费者,而且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意义的再生产,结合网络传播特点再书写爱国主义的意义,建立网络传播中的爱国主义范式。网络中的爱国主义炽盛使得参与者淡漠现实中本应该存在的行动,犬儒主义有抬头的可能。

(三).媒介化与网络民族主义再审视

从媒介与传播的视角来看,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观念的产生,本身就离不开媒介技术与传播变革的影响。民族主义的成熟与发展同样一直伴随着媒介化的影响。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大众媒介带给民族主义一个特殊的结构性改变就是让“媒介事件”成为可能。而“网络民族主义”的现象,在此视角下就可以被看作是互联网时代传统民族主义的延续,是数字媒介浪潮下民族主义自身转型的产物。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身份认同抗争为特征的网络民族主义大行其道。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移动传播同日常生活深度融合。社交媒体构筑了一种多重场景并置、多重角色共存、多重关系同时展开的“中介话场域”。

正如杜赞奇所言,民族主义应该被看作是相对的关系概念,它是一种呈现竞争的场域,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话语权。在社交媒体为主导的网络传播逻辑影响下,今日的网络民族主义现象开始走向社群,呈现出个体化、碎片化的特点。

孟晚舟的回归可以被看作是由一件典型的媒介事件“仪式化”后产生的重大的媒介仪式。在不同地方观看直播的人们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入了“历史的现场直播”,经历了“一种不在现场的现场体验。”

作为主观意识上的人,我们的情感是复杂多变而又不可控制的。尤其是这场仪式的传播场景是在碎片化、离散化的网络之中,细细观察网民的观点、评论,则会发现文本中不乏满满情绪化的字眼。

此刻,我们就需要明晰技术赋权使得互联网的进入门槛降低,公共空间的情绪化有蔓延之势,当愈来愈多的网民沉溺于情绪宣泄之时,我们也就越来越难形成对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

的确,密尔早在1859年出版的《论自由》一书中特别强调了意见表达自由的重要性,甚至于我们应当做到“即使不同意你说话的内容,但也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可是,当事件元素触动网络积淀的 “情绪结构”之时,就会形成大规模情绪效应,网络舆论也会极容易被瞬间引爆。因此,我们应当警醒泛道德主义倾向,尤其是要警惕走向民粹主义的趋势。

因为民粹主义的情感迸发将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比如之前对于日货的抵制就上升成为了对于购买日货国人的打、砸、抢,这并非爱国之体现,而是冲动之凶残。

结语:

互联网产生以来的社会实践可以被看作是一部独特的事件史、观念史。以网络民族主义为例,反映了互联网传播变革下民族主义观念的转型与变迁。从媒介与传播的角度看,网络民族主义现象是一个随着网络社会的演进而不断变化的一种社会文化政治形态。以互联网的早期普及、Web2.0应用的兴起以及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为线索,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走过了一个从“精英”到“草根”,从“公共”到“多元”,以至“社群化”“泛娱乐化”的发展历程。

总的来看,社会化传播的条件及社会多元化的趋势让人们的民族主义观念变得模糊,群体基于“政治一致性”原则的国族认同更多地被多元化的个体身份认同所超越。不同价值观取向的网络行动者们往往“因事聚集”,通过他们的具身性传播实践,一方面与认同相近者结成“无组织的组织”,另一方面则在互联网提供的跨国空间中应激式地找寻和树立认同不一致的“他者”,并能形成强大的话语力量和传播动员。可以说,网络民族主义在当下呈现出一种“政治多元性”的特征。随着社会的深度媒介化和进一步网络化,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路口,重思网络民族主义的变迁和未来,就有了更多意义。

参考文献:

[1]邹军.媒介变迁视野中的网络民族主义:兴起、演进及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131-139.

[2]刘海龙:《像爱护爱豆一样爱国:新媒体与“粉丝民族主义”的诞生》,《现代传播》2017年第4期

[3]卜建华:《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4]王军:《网络民族主义、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0期

[5]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来源、演变及其他》,《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6]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5期

[7]束凌燕:《从“情绪发泄”到“理性出击”———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图景呈现》,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新闻学专业,2010年,第16页

[8]【美】凯瑞. 作为文化的传播[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9][英]特纳. 仪式过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6.

[10][美]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体[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11]高丙中. 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1):42—50.

[12]周鸿雁.隐藏的维度——詹姆斯·W·凯瑞仪式传播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上一条:“全红婵家被围堵”事件: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下一条:马思纯被过度讨论事件:公众人物隐私让渡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