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熠星学历被质疑思考公众人物的隐私

作者:郭嘉珞 保佳妗 谢林怡 时间:2023-03-08


【摘要】2022年11月14日蒲熠星粉丝扒出其乒乓球二级运动员证书,而后蒲熠星接连发微博回应证书问题和高考成绩加分质疑。这个事件引发的风波背后折射除了互联网放大下的公众人物的隐私问题,也给了互联网下的媒体和人们对于“如何对待放大镜下的公众人物”此类问题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公众人物;隐私;质疑;启示

【Abstract】On November 14, 2022, the fans of PuYixing pulled out his ping-pong second-level athlete certificate. Then PuYixing responded the problem of his certificate and the questioning of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This event reflects the privacy of public figures under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internet. In addition to this, this event gives the Internet media and people a lot of inspiration.

【keyword】Public figure; Privacy; Query; Enlightenment

【案例简介】

2022年11月14日蒲熠星粉丝扒出其乒乓球二级运动员证书,随后网络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声音。

2022年11月15日凌晨四点,蒲熠星发微博回应自己的乒乓球二级运动员证,表示“确实是为了争取高考加分”,但这个证书是真实的:“所有流程都符合程序,都经得起查询。”最后,针对一些“pyx根本不可能正常上南大”等揣测,蒲熠星表示自己的高考裸分是617分,并且无法确定经济学专业的录取分数是否用了运动员证书的加分。针对此事,他会在15日上班时间再跟大学老师进行求证,并将结果贴在评论区。

2022年11月16日晚,蒲熠星在回应高考成绩加分质疑的微博下,以评论的方式晒出南京大学招生办的盖章文件,并配文“经学校招生办确认,我以632分的投档分数(含二级运动员加分)被录取至经济学大类专业。另经确认,‘中国教育在线’所列示的“600-628”为不含加分的卷面分数。”

【案例来源】

新浪微博

——观网文娱

https://m.weibo.cn/7737756492/4835996850196479

https://m.weibo.cn/7737756492/4836721882307061

蒲熠星11月15日回应

https://m.weibo.cn/2882733894/4835919707767317

【案例分析】

一、关于蒲熠星高考成绩的质疑点——二级运动员证书

(一)程序问题

这件事情的开端是一位蒲熠星的粉丝晒出蒲熠星的二级运动员证书,随后有网友发现证书上的比赛日期为2012年3月,证书授予日期却是2012年1月,在比赛日之前。后来粉丝澄清说,2012年1-6月办理二级运动员证书的这批人,不论其实际比赛日期在前还是在后,系统里查询到的证书授予日期均为2012年1月。这可以解释为工作人员录入失误,也可以解释为当时证书的授予不够规范甚至存在漏洞。

而后网友发现另一个时间问题,当年绵阳市体育尖子生加分资格认定的公示时间为2012年7月10日,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那么知道7月18日都在公示期内。然而根据2012年四川高考招生录取时间安排,本科第一批于7月14日15:00开始投档,7月15日20:00退档结束,7月16日已经开始征集志愿。如果这些使用体育尖子生加分的人不是在征集志愿后才录取的,那么绵阳市就存在加分公示期尚未结束,加分却已经生效的问题。

(二)实质问题

蒲熠星参加高考的2012年前后正是四川体育加分的顶峰,当时共有27个体育项目的二级运动员证书可以有20分的高考加分。根据相关报道,2011年,四川省体育尖子生为1800名,2012年约2100名,2013年为2722名。单看数字可能没有概念,所以将数据进行横向对比,2013年四川省的高考人数为54万,其中体育尖子生有2722名,同年安徽省的高考人数为51.1万,与四川省相当,但其体育尖子生仅186名。而且,仅蒲熠星所在的绵阳东辰中学,2013年751名应届考生中获得体育尖子生加分的人数达120人,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并由此获得20分的高考加分。在浏览器搜索“四川二级运动员”出来的有关当年的新闻报道几乎都是负面的,例如“四川二级运动员证书造假泛滥清华拒绝高考加分”,“4.5万买二级运动员证书即可高考加20分?!四川绵阳为升学不择手段”等等。由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四川省体育尖子生数量的异常庞大和迅速增长,个别学校奇高的体育尖子生比例的背后,是取得二级运动员证书过程中的种种水分。当然,由于时隔已久且牵扯诸多重要方面,如今想要查清这些问题是很困难的。

(三)公众人物的放大镜作用

从2008年开始,清华大学不再承认四川省的二级运动员加分,而对其他省份并未实施过这一政策,是因为其发现大量四川考生的二级运动员资质有造假嫌疑。可是关于四川省考生获取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的途径是否违规这一问题并未找到明确的答案,也许是因为对这件事的关注度不够高,再加上2014年后四川省的加分项从27个缩减为8个,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件事就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若不是有“蒲熠星高考成绩被质疑”事件的发生,大多数人也许根本就不会知道也不会去了解十年前的有关四川省二级运动员证书高考加20分的事情,从而也不会从中发现问题。当一件事发生在公众人物身上时,这件事的关注度会比其发生普通人身上要多得多。试想,倘若这件事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人拿出了他的二级运动员证书,我们会去质疑它是否合规吗?我们会逐字逐句,一丝一毫都不放过的去寻找它的漏洞吗?想必一般大家是不会这么做的。正是因为这件事发生在公众人物身上,所以人们开始拿起放大镜去看待它,有的人用放大镜去臆想、揣测、夸大、炒作;有的人则用放大镜去探寻其背后的本质问题。前者往往弊大于利,后者若能发现本质问题,提高关注度,也许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公众人物及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公众人物是指那些在社会中有地位、被公众所关注、对社会利益有着重大影响的人,包括政治公众人物和社会公众人物。其中,明星属于社会公众人物。而公众人物这一特殊主体,在社会领域中因为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地位和成就,逐渐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致使公众人物的隐私成为普通大众想要知晓公众人物的吸引力,也说明了公众人物的隐私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是有联系的。另外,有些公众人物为了更加让大众关注自身,而去刻意放弃自身隐私权利。那么公众人物是否拥有隐私权?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是否应该被法律保护?

事实上,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在本质上与其他主体享有的隐私权没有区别。虽然这一主体生活在被人关注的环境中,但他们也需要一种保持安宁、不被打扰和自主处分个人隐私是否披露的权利。因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当需要保护。但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也应当是有别于普通大众的,在其之中,应当存在一种合理的限制:在公众知情权的实现前提下经行;公众人物的利益与社会大众利益发生矛盾时,优先保护社会大众的利益。

蒲熠星并没有做任何违反道德法规之事,却处处饱受质疑。关于其能否被南京大学录取,网友认为他凭借二级运动员加分抢占了同届考生的名额,说他根本就上不了南京大学;关于二级运动员证书,网友说当年的证书获得方式有很多操作空间,他这个就是个水证,清华大学招生办不承认,甚至说他不是个普通的高考生,是政策漏洞下的受益者。在本次事件中,蒲熠星通过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是符合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和南京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录取相关规定的,属于其自主决定是否披露的个人隐私,且并未触及公共利益。蒲熠星粉丝在扒出其四年级小学作文后继而扒出其二级运动员证书,对其表示赞扬,但由于传播过多,导致一些网友深入挖掘、过度讨论此事,超过了合理的限制,侵犯了蒲熠星的隐私权。

三、社会整体心理

社会整体心理即指由于互联网无门槛,互联网用户感性思维超越理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导网民再面对公众人物实践时,表现出“愤懑”和“不满”情绪所反映出社会整体心态的一种“畸形”。

(一)不加思考地质疑公众人物

在蒲熠星的这个案例中,虽然当年的二级运动员证书获取方式有很多的操作空间,但这不能证明蒲熠星是其中的一员。但是案例发展的趋势是互联网下的网民们没有去寻找蒲熠星是否走捷径的证据,而是无厘头无逻辑地将“不合规”套在他身上,这不仅侵犯了上述提到的隐私权,而且泼公众人物专属的脏水也折射出了一种畸形的心理——社会整体心理。通俗来说,如果蒲熠星不是公众人物,只是一个有着特长并且学习不错的高考生,那么人们对其高考录取途径的合规性也不会引发如此高的热议。

社会人群中佼佼者还是占据少数,而这少数被媒体爆料出来,但人们在看到这些新闻时,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少数人的生活常态,大部分人还是平凡人”,这种“以偏概全”的心理是极其不可取的,也是导致现在人们精神内耗从而导致社会整体内卷的原因之一。所以,这也折射一个道理——要在媒体下时刻保持冷静,专注自己而非他人。

(二)用“作假”的幌子蒙蔽自己

在社会整体“大优秀的比例占少数”的情况下,“见不得人好”的心态也就应然而生,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酸”的心理,蒲熠星自己也是小镇做题家的一员,他考乒乓球也是为了给自己向上爬的梯子加宽而已,大部分人在高考时因为没有足够优秀导致连机会都摸不到,但这些人用“作假”的幌子来蒙蔽“自己不如别人优秀”的事实,这种心态是极其不可取的。在互联网下的生活节奏很快,阅读碎片化,浮躁化,人们往往喜欢只看结果,不看重努力的过程,忽视别人的努力就容易产生我们通常所说的“酸”的心理,而我们应该对互联网下的“透明人”多一些包容,多一些欣赏。

以教育的观点来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所以在某个时期鼓励发展运动特长、艺术特长的方式加分,在未来某个时期鼓励方式变成放在学生综合档案里,本质上是符合发展规律的。而出现这种争议的原因是因为对教育是培养人使人全面发展的误解,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加强对青少年的美育和体育。

(三)贴标签、立人设

互联网下的社会群体喜欢给媒体放大镜下的人贴标签。蒲熠星是学霸进入娱乐圈,不是身在娱乐圈之后团队营销学霸人设。哪怕他没有进娱乐圈,这个标签他也有,而不是娱乐圈给他贴上的。就像《中国诗词大会》的武亦姝一样,她是一个理工科学霸,也是诗词爱好者,她的能力可以让二者兼顾,最后考入清华大学新雅学院也是凭借分数考入,当时也流传很多“高考分数613”等等传言,最后证实确实是裸分考入,网友才善罢甘休。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学霸人设和其他光环并不冲突,有些能力强的人能做到,媒体曝出来也很正常,人们要学会包容媒体下的各色各样的人。

【案例反思】

一、尊重公众人物的隐私

公众人物也是人,有民法上的隐私权,保护其生活不受打扰。不合理的公众兴趣、无限扩展的公共利益,损害了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扰乱了其生活安宁。我们都需要一个保护我们不受窥探的私人空间,来保障我们的安宁,公众人物虽然私人空间受限,但并非没有。

二、媒体发挥信息主导作用

当一件事发生在公众人物身上时,网上便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有质疑的,有维护的,有夸大揣测的,有合理推测的,有讽刺嘲讽的等等铺天盖地的消息。此时,媒体是否应该发挥其作用,去探寻事情的真相,从而引导公众去了解事件真实的内容并且促进问题的解决。不应该坐以待毙,放任不管,任由其发酵,这可能会引起很多不良的后果,例如网暴。也不能像某些网友一样,仅仅是随意推测,不加以证实便发表言论,这样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而且也会使媒体失去公众的信任。例如,在本事件中,有网友质疑四川省二级运动员证办理程序不合规不合法,那么媒体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考证其真实性,而后利用自身的能力去寻找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三、包容媒体下的人和物

暴露在媒体下的人和物各色各样,作为千万网民中的一员,学会尽可能包容网络上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人或物,网民应该将专注点放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而不是一味地将自己的人生和网络上的人进行比较,从而精神内耗,这是一种非常没有意义的做法。

四、学会辨别信息,冷静分析问题

身处这信息爆炸的时代,网上的信息不仅多、繁而且真假参半,我们该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假,从而冷静分析问题,这是我们应该去做,而不是跟风评论,扇风引火,这是一种极其不理智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浅谈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问题》,敖坚札喜,2012

[2]《绵阳高考多名运动员资格造假4.5万可买二级证书》,中国青年报

[3]《清华拒绝承认四川“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中国青年报

[4]《放大镜下的公众人物——新冠疫情期间名人被网络逼捐事件》,杜雪莹,2020,10,09


上一条:栏目释义之放大镜下的公众人物 下一条:从刘书记在发布会上共情失败浅谈公众人物形象管理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