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岱宁事件”看后真相时代下的刻板印象与性别政治

作者:杨云龙 时间:2023-03-03

【摘要】本文以“方岱宁事件”为基础而产生的舆论热潮为考察对象,探寻舆论生态中存在的媒介伦理失范现象。本文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为说明此次舆论热潮出现的原因;第二部分则列举了此次事件中存在的针对“三类群体”所存在的媒介伦理失范现象;第三和第四部分则主要为措施提倡以及启发思考。由此带领读者对此次事件基础上的舆论热潮进行多维度的思考,回归理性主导下的个体。

【关键词】后真相;刻板印象;性别政治;舆论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upsurge of public opinion gener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Fangdaining Event"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and explores the phenomenon of media ethics anomie in the public opinion ecology. The first part of this article is mainly to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the public opinion boom; The second part lists the phenomenon of media ethics anomie in the event against "three groups"; The third and fourth parts are mainly measures to promote and inspire thinking. This will lead readers to think multi-dimensionally about the upsurge of public opinion based on this event, and return to individuals under the guidance of rationality.

【Key words】Post-truth; Stereotypes; Gender politics; public opinion

【案例来源】https://m.weibo.cn/6728786240/4844040875672373

https://m.weibo.cn/6728786240/4822836126941579

https://m.weibo.cn/1784473157/4844046198248089

【案例简介】

2022年10月10日,网络上爆出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院士的一段视频,并在之后得到迅速且广泛的传播。视频内容为方岱宁院士在参加一场线上学术会议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一名女子连续亲吻了方院士。在事发之后,网络上舆论哗然,引起了网民的广泛谈论。而后北京理工大学官方微博也迅速作出回应。

但在关于此次事件的讨论中,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言论。网友的视线多脱离了事件本身,开始去预设事件背后的事实。尤其是“女博士后”和“院士”这双重身份的碰撞,加之与身份不相符的前台行为,激起了网友无限的遐想空间,甚至出现了对该女子身份的猜测与调查。而在网友所发表的言论之间,也引发了网友因观点冲突而互相讨伐的情况。

在北京理工大学针对此次事件漫长的调查过程中,网友的情绪逐渐消退,关注点也从“男”与“女”的两极对立以及社会资源的合理争取等方面转移到对事件真相的渴求之上。

2022年12月7日,北京理工大学官方微博就“方岱宁事件”作出情况通报,称视频中的女子并非该校博士后李某某,并对方岱宁院士作出相应的处罚,由此为该事件画上了句号。而后“中国新闻社”“环球网”等媒体纷纷转发事件后续,又一次引起了网民对该事件的关注与讨论。

【案例分析】

“方岱宁事件”本身属于一起由网络中生发的社会新闻,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建立在该事件基础之上的网络传播以及舆论生态。尤其是网络中一些对于女性群体的攻击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等更是需要我们冷静下来去着重思考的要点。

因而本文主要是将“方岱宁事件”作为一个缘由,考察建立在该事件之上的舆论发酵、爆发与冷却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由此来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视角,进而避免成为罔顾真相下“社会流瀑”中的泯然众生。因此,可以说本文主要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大众社会心理分析。

在对该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笔者会借助于李普曼、皮埃尔·布迪厄以及韩炳哲等一些学者的观点来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呈现。

一、舆论热浪的形成——情绪、符号资本、生产框架

(一)后真相与情绪化的时代底色

后真相一词意指“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方面影响较小,而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影响”的情形。随着后现代思潮的云涌以及媒介等现代技术的影响,当代社会早已深深陷入“后真相”的泥沼中。在“方岱宁事件”的后续传播中,便存在着诸多网民的情绪化表达,尤其是在真相浮于水面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情绪含量达到了一定的峰值。而这也无疑进一步推动了舆论热浪的形成。

(二)符号资本的共识以及资本获取的无奈

社会学家布迪厄曾经提出过“符号资本”的概念,该资本的形成以某一场域中所有主体的共同承认为前提,例如名声、地位等便是符号资本的典型体现。“博士后”“院士”无疑是贯穿于社会各个场域中的符号资本之一。人们对该资本的体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领域,即对该虚拟资本下的个体状态的惯性设想,例如院士就应该是理性、冷静、不苟言笑的等。也是在这种共识的加持下,人们得以共同体形态在网络空间中对该事件进行讨论,舆论热潮也得以形成。

除此之外,媒介对此类新闻的生产无形中将“他人”的成就摆在“我”的眼前,故而营造了一种“我也可以”的错觉,而这也正是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所提及的要点之一。由此,“我能做到”与“我已做到”之间的巨大鸿沟形塑了人们内心的巨大落差,尤其是在面对“博士后”这种符号资本的无力获取之时更是亦此。因而人们开展了对于事件主体对该符号资本获取途径的讨论与设想,由此来为自身的溃败寻找合理解释以达成心理平衡。而这也在无形中加剧了舆论热浪的形成。

(三)泛媒体时代的刻板生产框架

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我们当下正处于“泛媒体”时代,尤其是“公民记者”“自媒体”等一系列生产主体的激增更是该观点的现实注脚。除此之外,李普曼于1922年在《舆论学》中所提出人们的刻板印象也在当下时代愈发明显。在此次事件中,元初内容的生产主体多为网络媒体以及用户爆料等,由于其相比而言缺乏新闻业专业素养,导致在生产过程中运用了较为情绪化且迎合自身与他人刻板印象的生产框架,例如着重强调“女性”、着重传播“不雅场面”等。由此,建立在该内容之上的讨论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情绪化和刻板化的特征,进而加剧舆论热浪的形成。

二、舆论生态中的伦理失范现象

在如今的多主体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无处不在、传播主体层出不穷。学者吴飞曾提出过新闻专业主义2.0的理念,以及媒介伦理规制主体的嬗变等,都从侧面印证了当下媒介伦理失范的主体早已泛化,其中不仅包括新闻业从业人员,还包括参与信息传播的各类主体(例如网民、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因而当我们思考建立在“方岱宁事件”基础之上的信息传播与舆论生态时,方可发现不同主体的媒介伦理失范现象。

(一)对女性群体的压迫——非真实与性别暴力

布迪厄曾在《男性统治》中曾言:“男女之间的统治关系存在于全部社会空间及其次空间中,也就是说不仅在家庭中,同样也在学校教育空间和劳动世界中,在官场和传媒场中。”诚然,由这种统治关系所建立的对女性群体的压迫亦是无处不在的。在“方岱宁事件”中,网民对女性的压迫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在于为“女性无法正当获取一定的社会资源”这种错误思想赋予合法性,进而构建出一系列无法印证的“事实”。由此,“学术妲己”等词语出现并被强加到女性身上,其背后也代表着一种社会象征权力运作体系。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该事件中的女性本是一个具体的个体,但在具体场景和主体情感的加持下,事件主体被进一步泛化了,即讨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被设定为“全体女性”。而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讨论出现偏颇,忽略了事件本身主体的特殊性,进而走向一种普遍的“性别政治”的领域,这是我们在思考时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其二在于人们对女性在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过高而进行的批判,即站在父权霸权的立场上对女性进行的压迫,例如所出现的一些“女性无需读博士”等言论,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显而易见的性别暴力。

(二)对匿名网友的讨伐——认知秩序的高与低

在“方岱宁事件”中存在的第二种伦理失范现象便是对匿名网友的讨伐,而其形成基础无疑的评论区的设置以及被视为当代“公共领域”的微博的普遍运用。马克思·韦伯曾言:“我们生活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中。”因而由自我意义为基础的个体三观的碰撞,激发了一轮又一轮的唇枪舌战。加之人类本身就存在对自我的盲目性乐观认知倾向,出现了“山峰人满为患,山下空无一人”的认知秩序,即每个人都认为“我”是对的、优越的。由此,针对与“我”观点对立的“他人”,“我”毫不犹豫地大肆进攻,开启了一轮又一轮的键盘之战。除此之外,由于网络匿名性等因素,网民对除己之外的网民的讨伐也愈演愈烈、网络暴力层出不穷,丧失以理性为契约的交往模式。

(三)对事件主体的叙述——隐私侵犯与虚构性

在“方岱宁事件”中,事件主体主要是“方岱宁院士”与“视频中的女主人公”。在后续传播主体对事件主体的叙述中,亦存在着媒介伦理失范的情况。其一在于个别网民开展了对事件主体历史与隐私的调查,例如去搜寻该女子的真实身份并进行传播等。这便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事件主体的隐私,形成了一种隐性暴力。其二在于个别网民针对事件主体的虚构,主要是身份虚构以及事实虚构,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事件本身,对当事人的名誉等构成了一定的侵害。

但无论是何种伦理失范现象,我们都可以发现“情绪”的身影,这也正是后真相时代的主要特征。但情绪并非一定是消极、负面的。当情绪有助于推动事实真相的呈现以及社会发展时,它无疑是积极的。但当情绪成为消弭理性以及针对他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暴力时,它也一定是消极的。除此之外,我们内心的刻板印象,其背后所代表的亦是一种社会秩序与权力体系。它可能是成见,也可能是认知,但当我们跳脱出有色眼镜去观察这个世界,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世界本真的面目。

三、针对伦理规制的设想

当下媒介伦理失范现象层出不穷,甚至出现各种新闻搭车现象而引发针对某类型事件的集体讨伐,以及网友的观点对冲所引发的大型网络暴力等,都致使网络环境乌烟瘴气。因而,如何去对伦理失范进行规制成为我们的忧思。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其一在于打破算法推荐加剧的信息茧房以及同温层效应等。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观的不同,但算法推荐使得我们对媒介的是用成为了一种“不断加固自我”的游戏,形成了一种“麻痹性自恋”。这就导致很多人无法接受与自我相异的认知与观点,无条件将他人视为“地狱”,引发各种类型的网络暴力。因而规制算法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要点之一。

其二在于从小便要建立主体“理性交往”“生而平等”的世界观。因为很多落后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在之后的生活中很难改变,由此便容易诱发媒介伦理失范的现象。

其三在于要对传播生态进行严格的管理。尤其是在大部分人依靠媒体获取信息的当下,很多媒体(以及其他传播主体)在对事件进行传播时不关注后续,例如在“方岱宁事件”中大部分媒体的报道便没有说明北京理工大学作出的回应,导致很多网民认为学校默许了此种现象的发生。因而要对传播生态进行严格管理,管控肆意煽动情绪的不良之风,从而减少伦理失范现象的产生。

四、启发与思考

邹振东教授在《弱传播》曾言:“舆竞天择,弱者生存。”诚然,在现实世界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人,在舆论世界中反而更容易引起注意。但在现实世界中早已与别人拉开难以弥合距离的人,在舆论世界中同样容易引起注意。此次事件的两位主体——一位“院士”、一位“女性”,加之引起非议的视频画面,迅速在舆论世界中产生巨大的风浪。

事件本身的调查责任在于学校以及相关机构,建立在事件之上的舆论热潮中所蕴含的各种现象则更应该是我们去考虑的要点。但通过对此次事件的考察,我们发现媒介伦理失范的现象依旧是较为严重的。尤其是当事件主体涉及到“两极化世界”(例如男女、城乡等)时,人们的情绪更容易被引燃且更容易出现因三观不同而引发的大型网络暴力行为,从而使得舆论失焦,矛盾主体亦随之转移到网民内部,这并非有利于真相本身的呈现。回归到本文的标题,“后真相”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早已成为时代特色,甚至被很多人划分为“正常”的领域内。“刻板印象”则是本文论述内容的基础之一,如若没有人们的刻板印象以及相互之间的冲突,该事件的舆论热潮则很难形成。而“性别政治”则是此次事件舆论热潮的主要特点之一,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将事件泛化为一般性的性别问题,这其实在很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将事件简化的做法。但值得欣慰的是该事件并没有出现“烂尾”,而是在时隔两个月之后出现了相关处罚办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考虑到网民中亦存在一定数量的未成年群体,类似于此次事件的内容都存在与未成年相遇的可能性,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网络空间舆论生态的维护与管理。

克里斯琴斯教授曾认为“新的伦理的出发点是发展非帝国主义式的、非西方的普适性的伦理,不要葱个人的角度思考,而要从人类的角度来思考”。由此,他提出了全球媒介伦理的概念——“人性尊严、真实性、非暴力”。反观当下,各种类型的暴力可谓层出不穷。但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更应去思考如何构建全民遵守基本伦理的道德局面。可以说,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吴飞,田野.新闻专业主义2.0:理念重构[J].国际新闻界,2015,37(07):6-25.DOI:10.13495/j.cnki.cjjc.2015.07.001.

[2]黄莹,王茂林.符号资本与情感能量: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网络直播互动分析[J].传媒,2017(08):80-83.

[3]珞珈问道|克利福德·克里斯琴斯(Clifford G. Christians):传播伦理与全球想象(http://xwcbpl.whu.edu.cn/xszx/2019-12-03/100.html)

[4]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M].刘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45.

[5]邹振东.弱传播:舆论世界的哲学[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

[6]韩炳哲:《倦怠社会》,王一力译,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版.

上一条:规训与反抗:从内娱“抢嫂子”事件看男性凝视下的女性行为 下一条:从网红风小逸被封杀事件看短视频平台中存在的女性污名化现象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