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传播与女性污名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性别传播与女性污名化 > 正文
规训与反抗:从内娱“抢嫂子”事件看男性凝视下的女性行为
时间:2023-03-04
【摘要】父权制规训下女性主体意识缺失会导致其自身的去人格化以及其对其他女性的审视和物化,内娱轰轰烈烈的“抢嫂子”大战便是由此引发的。因此本文将从父权制主导下的男性凝视、父权制对女性的规训、女性在男性凝视下的反抗等方面分析此次事件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父权制话语体系下女性如何通过现代传播体系实现女性主义觉醒和女性话语权的建构。
【关键词】女性主义;男性凝视;父权制;规训与反抗;女性话语权
【Abstract】The lack of female subject consciousness under patriarchal discipline can lead to their own depersonalization and their scrutiny and objectification of other women, which is the cause of the "sister-in-law snatching" battle in Inner Entertain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is incident in terms of male gaze under patriarchy, patriarchy's discipline of women, and women's resistance under male gaze, and on this basis, explore how women can realize feminist awaken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women's discourse through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 under patriarchal discourse system.
【Key words】Feminism;Male Gaze;Patriarchy;Discipline and Resistance;Feminine Discourse Right
【案例简介】
因为男明星在恋爱行为上频频塌房,找的女朋友很多都有所谓“槽点”,所以粉丝开始自主为自己在娱乐圈内找可靠的“嫂子”。“内娱嫂子”的称号先是从宋轶开始:由于宋轶在一档综艺里表现很讨喜,收获了很多路人缘,大家就开始组她和同综艺里另一位男明星马天宇的CP,随后其他男明星的粉丝就纷纷开始组宋轶和自己正主的CP。宋轶和白敬亭恋情公开后,“抢嫂子”的对象就从宋轶变成了蒋依依、毛晓彤等女明星。而这些“嫂子”大多都是性格好、不作妖、又漂亮的对外形象,完美符合男性凝视下的女性形象标准。
但是随着“抢嫂子”大战的热度增高,有许多路人对这种物化女性、审判女性的行为感到了愤怒和不耻。因此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场关于女性主义的讨论。
【案例来源】
https://m.weibo.cn/5751949769/4836140647713950
【案例分析】
一、事件起因分析:
(一)父权制主导下的男性凝视
凝视,是携带着权力运作或者欲望纠结的观看方法。拉康和福柯的凝视理论在主体——权力的理论关系中置入性别维度,用来分析男女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并对其中涉及的主体性问题及意识形态特征予以批判。男性凝视的本质是男权中心和欲望的表征,是被权力操控的视觉机制和意识形态运作。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一直处于包括男性凝视在内的整个父权制社会机制的凝视下。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身体被社会文化所规定,是“规训力量”的“场所”。在父权文化主导的社会性别秩序之下,女性的身体成为被男性“凝视”的对象。男性定义了女性“美”的形象:白幼瘦、温柔贤惠、多才多艺……都是男性凝视下定义的女性形象,女性对自我身材的悦纳度建立在男性审美标准之上,以男性眼光为标尺来塑造自己的身体、规训自己的意识。这在影视传播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经“玉女”形象风靡一时、被人广为推崇,而当时的女星们纷纷效仿,迫切地为自己塑造这样一个形象,当时的影视剧中也无一例外地有着这样一个女性形象,这无疑通过大众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加固了男性凝视对女性的禁锢。而在如今的“抢嫂子”大战中,粉丝们不愿接受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而是按照男性凝视下标准化的女性形象在女明星中为自己寻找“嫂子”,因此才有了对某几位性格好、符合男性凝视下审美标准的女明星竞相争抢的戏码,同样是通过社交媒介对女性进行绑架以及对女性主义觉醒的破坏。
(二)规训:父权制下女性主体意识的淡化
父权制社会中,无所不在的男性凝视就像全景敞视监狱中的中央瞭望塔,向女性进行权力投射与浸透,男性意志成为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尺,使女性无意识、不自知地按照男性的标准要求自己、规训自己,女性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成为了被男性所控制的“他者”。这种无意识又使女性在被规训中永远居于从属地位。正如波伏娃所言,“人就是指男性。男人并不是根据女人本身去解释女人,而是把女人说成是相对于男人的不能自主的人。”
因此,在父权制长期的规训下,女性依托于男性意志,将自己看作了男性的附庸品,所以那些粉丝们才会理所应当地对女明星进行争夺,将其看作一件“物品”,而非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这场战争表面上是粉丝对女明星的物化和去人格化,实际上也是她们对自身的规训和物化。每个女性内心住着一个“警察”,外界的警察不需要行动,只需要一个凝视的目光,女性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下就成为了自己自觉的监视者和其他女性的审判者。在凝视下,女性已不再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而是被物化了的附庸品,是被“嫂子”等指称异化了的人。
(三)反抗:男性凝视下的女性主义觉醒
媒介会放大禁锢女性的声音,但同时也会传播挣脱束缚的思想,加快女性主义的觉醒。近年来,随着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壮大,女权运动开始借助互联网媒介传播观点、扩大声量、增强影响力:“Me Too”运动在国外掀起了很大的风潮,而国内的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女性话题也频繁出现,并且得到了很多人的参与响应。即便有一些极端女权的现象出现,也是瑕不掩瑜。同时,作为对男性凝视的反抗和女性地位提升的标志,“她经济”下的女性凝视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影视媒介传播也成为了女性主义觉醒的一个重要路径。前些年层出不穷的“小妞电影”和近几年火爆异常的“耽美剧”都是女性凝视下的代表性产物。而在此次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到尽管有大批的粉丝竞相争抢“嫂子”,可还有更多的清醒的、摆脱了规训的女性对这种物化和审判女性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耻:“她是她自己,不是谁的嫂子”、“抢嫂子不就是在物化女性吗”、“就这么爱审判女性吗”……这些言论展现了当代女性对父权制社会规训的摆脱、对男性凝视的反抗、以及自我意识和女性主义的觉醒。
(四)饭圈行为深度化指涉的新路径
与被粉丝打投氪金堆出来的“爱豆”不同,这几家粉丝的正主(饭圈名词,指粉丝喜欢的明星)都是不依靠粉丝氪金的演员,按照饭圈默认规则,粉丝无权干涉他们的私生活,可这一次的“抢嫂子”事件表明了即使是“演员粉”也存在着某些“狂热”的粉丝,早就不满于只能对偶像的事业进行干涉,甚至想要插手他们的私生活。“抢嫂子”事件背后映射的是饭圈病态的控制欲,在这个事件中,不仅女性明星被物化了,甚至她们的男偶像也被她们物化,成为了一个个只能接受操控,不存在自己的个人情感的“玩偶”。
二、父权制话语体系下女性主义觉醒的路径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和话题的创建者,因此在父权制话语体系下寻求女性主义觉醒的最好、最快路径,就是在当代传播体系中完成女性话语权的建构。
(一)媒体从业者专业素养的提升
媒体从业者承担着传播正确价值观、引领正确价值导向的责任,而性别传播一直是一个会在媒介上掀起巨大舆论的话题,倘若媒体从业者没有好的专业素养,便无法对传播内容进行良好把关,可能会导致舆论崩坏。因此首先媒体从业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无论男女,都要对女性主义、男女平权有着清晰、客观的认知,这样才能在处理新闻报道时秉承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发布规训女性、物化女性等易对女性权益造成侵害的话题、事件,不轻易引导女性自轻、自厌,而是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我独立。例如在此次事件的搬运报道中,媒体就应该发表对此次事件正确的言论观点,恰当地引导那些粉丝的行为,而不能为了博取流量煽风点火,致使事件走向争锋相对的局面,使得女性主义的传播变得更加艰难。
(二)女性KOL的引导
女性意见领袖本身在互联网媒介中就拥有很多的粉丝和影响力,如果能适当发声,引导女性话题的产出,就能让女性主义更多地走进大众视野,通过大众对女性主义话题一次次的讨论、争辩,使得女性主义的种子扎根在人们心中,慢慢萌芽、壮大,最终成为夺得女性话语权的重要力量。比如在此次“抢嫂子”事件中,倘若有女性意见领袖愿意出面对不理智的粉丝行为进行批判并提出自己的女性主义观点,一定能比零星分散的、影响力较小的女性主义者的发声得到更大的传播和扩散,唤醒更多的女性。
(三)女性创作者的崛起
女性创作者要努力在文化传播中争取到更大的话语权,创作出更多女性主义题材或展现女性凝视的作品,塑造出更多脱离男性凝视的女性角色,抛弃所谓“玉女”形象,展现千姿百态的女性气质,传递自由的属于女性“美”的标准,通过影视或纸质媒介,将这些“反凝视”、“反规训”的思想传播出去,振聋发聩或潜移默化地改变那些已被规训的女性,引导她们觉醒主体意识,重塑自我认知。但受众要注意避免陷入消费主义陷阱,避免对那些打着女性主义旗号实则只为获取商业利益的作品进行消费。
三、结语
通过此次事件,我们可以发现,父权制对女性作用的禁锢依然牢牢束缚了一部分女性的观念,并且这一部分女性十分乐于将这些锁链捆绑在其他女性的身上,自觉自发地做男性凝视下的附庸品和拥趸者;但另一部分女性已经斩断了那些父权制下生出的枷锁,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并努力反抗父权制的规训,尝试唤醒依旧蒙昧的女性。而性别传播作为新媒体时代寻求女性主义觉醒的最好、最快路径,女性主义者也需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好自身优势和传播体系,积极争取女性主义的觉醒,扩大女性话语权。
【参考文献】
[1]董扣艳.性别冲突与父权制意识形态批判——微博“热搜”话题的批评话语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97-110.
[2]郭一帆,阎景娟.论凝视视角下女性性别的建构与对抗[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1):9-14.
上一条:宝洁广告侮辱女性 下一条:从“方岱宁事件”看后真相时代下的刻板印象与性别政治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