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橙色书包”看网络慈善中的伦理问题
时间:2017-12-05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慈善形式和公益传播模式,与传统的慈善形式不同是,网络慈善通过互联网传播,使慈善活动能传播的更远,更广,受众的参与程度更高。近几年来已经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邓飞的“免费午餐”计划,孙春龙的“老兵回家”项目等。“橙色书包”是在2017年下半年引人热议的一项网络慈善活动,它通过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的刷屏式转发,试图引起大众对听障儿童的关注,在被广泛传播的同时“橙色书包”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其疑似放大了听障儿童“特殊性”的伦理之争。网络慈善活动中的伦理问题不只这一项,特别是网络慈善的捐赠活动中存在着更突出的问题。本文从“橙色书包”着眼,分析网络慈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相似案例的对比,分析网络慈善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橙色书包 网络慈善伦理
【Abstract】Online charities are increasing alongsid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edia and will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China's philanthropy cause. “The Orange Bag” isacontroversialonline charity initiative organized at the second half of 2017.It went viral on Weibo and Wechat as it triggeredfierce discussion about morals and ethics. This is not a rare case of controversial online charities. More serious problems emerge in online charitable donation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Orange Bag initiative with other similiar cases to analyze problems in online charities and possible ways to solve them.
【Key word】The orange bag Onlinecharity Ethic
案例简介
2017年9月以陈小春为代表的多位明星大v通过微博转发了一则消息,提醒开车的朋友注意礼让背橙色书包的小朋友,“因为他们患有听力障碍”。“橙色书包”是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一项旨在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出行安全的关注,减少因听力障碍造成儿童交通意外伤害的活动,并通过这种宣传倡导,在全社会形成对弱势人群、残障人群的关爱文化。如今,橙色书包已经走进北京市、湖南省等多个省市,计划与全国2000多所聋哑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1000多家康复机构合作,覆盖所有的的适龄听障儿童。然而,“橙色书包”在刷爆微博和朋友圈之后,却引发了部分网友和儿童权益保护专家的质疑,有人认为此举的初衷是好的,但同时也给孩子打上了“听障儿童”的标签,使他们被特殊化。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许多慈善机构开始利用社交媒体树立自己形象,常见的模式是借助社交媒体引发大规模的转发或借助网络上的名人引起大众的关注。网络公益与传统的公益传播和慈善活动不同的是互联网中的公益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社交媒介门槛低、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改变了公众话语空间,形成“人人可公益 人人可慈善”的局面,传播的内容也从国家大事转变为网友身边的小事,聚焦于社会上弱势群体和残障人士的利益。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约束,也出现了许多引起人们伦理之争的网络公益传播活动和慈善活动。
直到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才正式颁布,其中第二十七条指出“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书进行审查。”
案例来源:http://news.ifeng.com/a/20170923/52134813_0.shtml
案例分析
一、网络慈善不止需要好的出发点更需要体现平等
“橙色书包”这项公益活动毋庸置疑出发点是好的,为了让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出行更加安全,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和明星效应,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关注,这个活动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是从帮助者的角度来说是一片爱心,对于受帮助的群体来说却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在当今的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达,助听器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许多听障儿童都可以通过佩戴人工耳蜗、助听器再通过到专门的康复学校进行学习来接近正常的听力水平,可以较为顺利的融入正常的世界中。本来有听力障碍的儿童为了融入正常儿童群体中都付出了很多,不论是这些孩子还是他们父母,最终的心愿都是能够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和上学,不被人排斥和歧视。橙色书包作为一种“保护符”的同时也是一种“身份证”,使有听力障碍的孩童特征外化显化,这无疑在听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中间画了一条线。
在我们国家的大街上似乎很少看到残障人士出行,即使每条城市主要道路都铺设了盲道,许多公共卫生间都设有残疾人专位,但是我们的商场门前的台阶,我们的公交车升降板的缺乏,我们的违停车辆占用盲道等等都显示了我们的社会对于无障碍基础设施的欠缺与管理。长久以来人们的刻板印象造成的对残疾人士的异视和歧视也是残障人士对社会不信任,不愿意出门的原因。基于此,慈善组织在组织慈善公益活动时不仅要打着为这些好的名号还要拿出最大的诚意和善意从残障人士的角度出发维护他们的自尊,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放大他们的缺陷博取同情。
“车让人”是一个常识性问题,汽车碰到儿童更应该细心和耐心,而不是说只是碰到了听障儿童才细心
二、网络慈善面临的三大问题
许多慈善活动都秉承着“会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原则,习惯于夸大受助者的困难与无助,极尽渲染其中的悲凉气氛来博得关注。在以往的贫困生支助活动中,家庭贫困的学生需要一个接一个上台事无巨细地述说自己的家庭有多苦,这其中涉及到三个问题:第一,受助者的尊严问题;第二,受助者的隐私问题;第三,事件的真实性。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中,平平无奇的帖子总是转瞬即逝,要想引人关注,必定要有吸睛之处,而网络的特性使上诉的三个问题被放大。要想吸引大众的目光,就要烘托气氛,渲染受助者的苦难,甚至一些难以启齿的事件细节也要公之于众,供网友们翻来覆去的讨论,这使求助者通常会陷入无可奈何需要帮助但是尊严又受损的两难境地。另一方面因为社交软件如微博是一个熟人与陌生人交叉传播的大众平台,人们在面对真真假假的公益活动特别涉及到慈善捐助这一块的时候,因为对受助者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受助者要向网络上的所有网民公布自己所有的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住所、工作单位等,如果这些信息通过了本人许可尚且另说,因为求助的过程中,交换自己的信息似乎是一个必要隐性条件,但如果这些信息是通过第三方的组织或个人发出的就涉及到了一个隐私保护的问题。虽然,网络慈善活动中会介绍求助者的信息和求助事件的经过,但是近几年关于网络慈善活动中事件的真实性问题也在公众中引发了热议。2016年11月著名的“罗尔事件”使网络慈善活动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由此事件而让人思考的是网络慈善活动中的救助者发出的求救事件是否都是真实的,救助者的身份信息是否真实,救助者是否刻意隐瞒某些细节以及是否有商业性的组织或企业借机在其中进行炒作,妄想捞一笔。虽然在2016年9月1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有专门针对网络平台捐赠管理的条例,但是在实际的监管方面还要继续加强。
三、相似案例对比:网络慈善活动需要巧妙的心思来包装
2017年8月微信朋友圈同样也被一个慈善活动刷屏,那就是腾讯出品的“小朋友画廊”“小朋友画廊”以H5的方式展现,每个人只需要一元钱就能买到一幅“小朋友”的电子画作,这些画作可以作为手机屏保使用。这些画的作者有些是十几岁的的儿童,有些是30几岁的成年人,他们虽然患有唐氏综合症、脑瘫、自闭症等精神障碍,但是他们的画作每一副都构思精巧、配色大胆、创意吸睛,很容易勾起观赏者购买的欲望。这是由上海艺途公益基金会(WABC)联合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在腾讯平台上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以艺术的形式吸引大家来关注和帮助这些“小朋友”不仅收效很好,而且赢得了广泛好评。
同样是从帮助身体有缺陷的人这个角度出发,“小朋友画廊”却着重凸显这些患有精神障碍的“小朋友”的才艺,来营造一种反差调动观赏者的同情心,增加对这些“小朋友”的新认识。相信那些自动转发朋友圈的人们,也是怀着佩服和温暖的心态来看待这些“小朋友”和这次的公益活动。网络公益活动需要一些巧思来包装,这些巧思又需要在爱、平等、尊重等基础上来策划。
四、总结
近年来网络上的公益传播活动和慈善活动越来越多,公众的参与度越来越高的同时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经历了多次对慈善机构和公益组织的质疑与信任危机后,人们对于这些活动更加理性。许多人不再只是单纯地献爱心,而开始思考这些公益慈善活动中涉及到的伦理问题。互联网+公益、互联网+慈善的运营模式还需要在爱心、责任心、平等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在网络上大力宣传我们现实世界中适用的伦理,使操纵网络的人具备高尚的道德观懂得理解他人、帮助他人才有助于网络慈善的发展。
除了道德宣传以外,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要进行大力监管。首先,要制定针对网络慈善
网站和应用的审核法,从源头把控好秩序。其次,要设立网络慈善的监管部门,督促《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在网络上的实际执行,净化网络公益传播平台和慈善捐助平台,保证网络募捐及捐款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Xun Lin,Hua Huang,“From strong guanxi to weak guanxi:Connectivity in Chinese micro-charity”[J],Chinese Jourlnal of sociology,2017.3(3).
张艳,《浅析自媒体时代的公益传播扩散》[J],《国际新闻界》,2009(10).
包海清,覃洁,《社交媒体时代“晒”出来的公益传播——以“小朋友画廊”公益活动为例》[J],《新闻知识》,2017(9).
上一条:编造美国政治新闻谣言骗取流量暴露自媒体伦理缺陷 下一条:以“成都王府井女子购物狂刷400万舆情反转”为例浅析UGC生产模式下虚假信息的泛滥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