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与戾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暴力与戾气  > 正文

从“李咏逝世”看媒体与公众对名人去世的过度报道和道德绑架现象

作者:李梦诗 时间:2018-12-03

【摘要】2018年10月29日上午,李咏的妻子哈文在微博发文宣布了丈夫李咏的死讯。突如其来,随后媒体与公众一阵阵惊叹,一个个订阅号消息红点,一条条微博悼念和APP资讯推送,像重磅炸弹一样,引爆了整个媒体与公众的爆炸性传播。同时,在这个自媒体盛行的时代,伴随而来的还有媒体与公众对“李咏逝世”、“李咏一家的国籍”、“李咏女儿发自拍视为‘不孝’”的过度报道和道德绑架,新闻伦理问题的探讨再次被引上了风口浪尖。

【关键词】李咏逝世、过度报道与道德绑架、媒介伦理

【Abstract】On the morning of October 29, 2018, Li Yong's wife Ha Wen announced the death of her husband Li Yong on Weibo. All of a sudden,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were shocked and Red dots for each subscription, Weibo mourning and APP information push, like a bombshell, detonating the explosive spread of the whole media and the public.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era of prevailing we-media, the excessive consumption and moral abduction of "Li Yong died", "the nationality of Li Yong's family", "Li Yong's daughter was regarded as 'unfilial ' and the discussion on journalistic ethics was once again brought to the forefront.

【Key words】Li Yong died,explosibe consumption and moral aauction, Informationethics

【案例简介】

2018年10月29日上午9时31分,李咏的妻子哈文在微博发文宣布丈夫李咏因病去世,她写道:“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突如其来的消息像重磅炸弹一样在公众和媒体圈内引爆,“李咏去世”、“李咏最后一条微博”、“李咏什么癌”等迅速登上微博热搜,一阵阵惊叹,一条条微博悼念,一个个微信订阅号消息红点和APP资讯推送刷满整个屏幕。到目前为止,哈文的这条微博已经被转载57.1万次,评论44.6万次,点赞数达30.9万次。

各大媒体、各大公众号一齐发声。据新榜数据可知,截至发稿前,有超过4200多个公众号发布“李咏去世”的消息,其中包括有《人民日报》、《环球新闻》、《澎湃新闻》和《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从新榜指数900分以上大号的文章标题,可以看出大家对“李咏去世”不同的传播角度。

随着消息的蔓延,这些声音中还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内容。有些公众很快地利用李咏的照片做了海报,宣传自己的保险或者抗癌药物。署名为“杨昭友”者发布文章说《李咏的去世,是死于西医,死于钱》,其言下之意是李咏得了癌症,就应当应用中医保守治疗,甚至可用懒蛤蟆、壁虎泡酒喝的民间偏方就有望治愈。

之前,有网友在美国街头看到李咏一家,便有媒体称李咏在退休后和家人移居美国,改美国籍,在消息未得到证实时便被公众进行了人身攻击和谩骂,后经哈文微博回复进行了辟谣。在李咏病逝后,网友才恍然大悟,原来李咏是去美国治病的,但仍有公众揪着这点不放,利用“李咏去世”蹭热度。

10月23日,李咏的女儿在微博上晒了两张自拍照,配文“好久不见”。在李咏病逝后,这条微博下面也充斥着“没良心”、“白眼狼”、“行割礼了吗?”、“不孝女”等不堪入目的言语,现在她已经删除了大部分的微博,只留下了几条重要微博和一张和父母的合照。

10月30日,一篇题为《哈文的文》的文章突然开始在网上流传。有媒体称这是李咏去世后,哈文在朋友圈写下的内心感悟。文章情真意切,令网友们唏嘘不已,纷纷转发并表示产生了共鸣。然而经查证发现,此文并非哈文所写,是有造谣者在消费名人蹭热点上热搜。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案例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710903085087880&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799805217979551&wfr=spider&for=pc

http://news.sina.com.cn/c/2018-10-30/doc-ifxeuwws9607820.shtml

【案例分析】

相较于传统的媒介平台,网络空间作为新闻发布和传播的场所有其独特性,“其特殊的动作方式使它既难以被归入‘发布者’,也不完全符合‘传播者’的特征。”1在这样的空间里,舆论的参与度与传播速度被极大地提升,这在为社会建设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生成了负面问题,例如,媒介伦理的失范问题。

伴随着新媒体渠道的拓宽,社会公众发布和接收信息的方式逐渐多元化。而近年来,名人去世往往能迅速引起媒体与公众的过度关注,如“侯耀文去世”、“杨昌德去世”,媒体与公众针对名人生前的私人隐私和生活引发强烈的争议。也正因为媒体和公众参与的多元化与监管力度削弱,甚至还出现了名人“被去世”、“早死亡”和“死亡后闹剧”的虚假新闻,如早年的“金庸被去世”,“闫肃被去世”等。

“新闻的度就是指在将新闻事实写成新闻作品并将之发表的过程中,保持新闻的质和数量界限”。2因为名人的特殊身份,媒体与公众在面对“名人去世”这样一个事件时很难把握一个“度”,通常会引起媒体与公众的过度关注。而“过度报道”则可以定义为超越了维持新闻质的数量规定限度,并产生负面社会效果的新闻报道。3著名主持人李咏在央视工作了21年,他是一个大众的、跨界的、最具有公共记忆的名人。他的逝世对大多数公众来说是一件悲痛的事情,媒体与网友适时的表达了悼念之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邹振东表示,这在理论上符合人生传播中的“节点传播”,一些特殊时间节点是必须传播的。但同一时间,超过4200个公众号从不同传播角度对“李咏去世”发声,从对李咏个人的悼念到告诫公众要活在当下,珍惜健康,最后甚至出现蹭热度销售商品,这样的发声不仅让人感到了一种“消费感”和“宣泄”,还违背了媒体伦理。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在网络速度越来越快,公众对于信息的停留时间越来越短,在此背景下,面对即使是纷繁复杂的新闻事实和被“市场”标准渗透的新闻生存模式,广大网民也更倾向于接受意识形态泾渭分明的信息,从而能够快速做出价值判断。4“在干预中,网民的反映过度表现为对事件本身,当事人缺乏应有的‘置入’和理解,陷入某种‘正义幻觉’引导的质疑迷恋,从而导致‘舆论审判’、‘道德绑架’。”5李咏女儿在23日时在微博发出了自拍照,照片中明显可以看出当事人的心情并不会,但网友们立马习惯性的按照所谓的“价值标准”做出价值判断,认为父亲病重,作为女儿还有心情发自拍,便开始了对李咏身前一直保护的女儿进行谩骂,甚至是恶毒的诅咒,“没良心”、“白眼狼”、“不孝女”等等字眼映入眼帘,更有甚者,批判当事人的宗教信仰问题,说出了“行割礼了吗?”的不堪话语,媒体也发出了一篇篇长篇报道,利用“标题党”吸引眼球,现在李咏女儿删掉了大部分微博,只留下一些父母的合照,失去父亲的女儿从此也变得安静了。公众站在这样的“道德制高点”上去审视他人,不仅给当事人带去了巨大的伤害,还产生了道德绑架的不良结果。

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都应当拥有社会责任感,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死亡传播”,让其发挥真正的作用和能量。

1、媒体在确定选题时要尊重事实,确保真实。新闻报道追求时效性,但更追求真实性。媒体引导公众,在确保新闻真实的基础上,以客观的视角报道事件,在传播上用负责任的态度发声。用事实说话,同时具备人文关怀,尊重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以免造成“过度关注”和“二次伤害”。

2、媒体报道把握传播数量的度。媒体对问题新闻的报道量要把握好一个“度”。报道过多会造成公众反映过度,导致过度消费,使消极的舆论发生;报道过少不利于信息公开传播,不能很好的表达公众情感和诉求。

3、新闻的产生必须是一视同仁,面对社会各个阶层,媒介的信息传播既不能排斥弱势群体,也无须过分地倡导人道主义关怀。6媒体要承担起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功能与责任,担负起正确价值导向的责任。

4、对于道德绑架,既要有他律,也要有自律。一方面,公众不能为了满足自我的表现欲望而将评论极端化;另一方面,应由孤立地提倡某一种道德观念改为实现文明道德行为的良性循环。

5、进行立法和监督。应通过立法和监督,加强对互联网环境的净化,消除“键盘侠”,让媒体与公众意识到,在这样的快节奏时代,要为自身言行负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1】吴飞.大众传播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13.

【2】江永红.试论新闻的度新闻战线年,第9期.

【3】王会.《当下媒体过度报道现象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王誉俊.《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新闻法制。

【5】贾青必.道德绑架内涵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5).

【6】邵培仁.媒介理论前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57.

上一条:从四川德阳女医生泳池事件看待媒介暴力 下一条:从王宝强离婚事件浅析网络暴力

评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