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快报记者陈永洲制造有偿新闻解读
时间:2017-06-08
摘要:新快报记者陈永洲收取费用,制造有偿新闻,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对商业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分析有偿新闻的危害,以及记者职业道德的培养与加强。
关键词:陈永洲有偿新闻新闻职业道德
Abstract: the new express reporter Chen YongZhou collect fees, manufacture paid news, damag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media,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has caused a great imp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arm of paid news and the cultivat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journalists' professional ethics.
Key words: Chen YongZhou; paid news; journalistic ethics
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
据新华社中国网事微博消息,10月30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检察院对新快报记者陈永洲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批准逮捕。
陈永洲是《新快报》经济部记者。10月18日被湖南长沙警方从广州带走。
0月23日至10月24日,《新快报》先后以“请放人”、“再请放人”为题在显要版面刊发文章,要求长沙警方释放陈永洲。但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对陈永洲一案的报道称:2012年9月29日到2013年8月8日,陈永洲受人指使,根据他人提供的现成材料,在未经核实,也未对中联重科进行调查采访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分析和主观臆断,编造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000157.SZ/01157.HK)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畸形营销、销售和财物造假等问题,在《新快报》连续发表署名文章10余篇,被互联网大量转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在节目中,陈永洲向警方承认,他自己在未经核实情况下,连续发表针对上市公司中联重科的失实报道,并收受了中间人几千到数万元不等的酬劳。陈永洲同时承认,除了记者本职工作外,他自己还在2013年6月至7月间,在他人授意下,赴香港、北京,向香港证监会、香港联交所和中国证监会,实名举报中联重科,并收到到了中间人提供的50万元费用。
10月27日出版的《新快报》发表致歉声明。新快报称:报社对稿件的审核把关不严。事发后报纸采取的不当做法,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教训深刻。
同日出版的《羊城晚报》在头版刊发声明称: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负责人表示,进一步加强对子报子刊的管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负责人在报道中表示:陈永洲案反映出集团在子报子刊管理和采编人员教育管理上存在着薄弱环节。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将尊重事实、遵守法律,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依法处理该事件,并进一步加强对子报子刊的管理和对采编人员的教育管理,杜绝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案件来源:http://china.caixin.com/2013-10-30/100597410.html
案例分析
一、有偿新闻的危害
1、有偿新闻直接危害的是新闻事业自身。凡有偿新闻,不可能不掺假使假,都破坏了真实性这一新闻的生命。一位老读者在评说有偿新闻时说,它只可能得逞于一时,不可能得逞于一世。暂时受蒙蔽愚弄的群众最终将随着真相大白而唾弃那些弄虚作假的媒体和新闻记者。其直接恶果是,有偿新闻伤害了受众的感情,是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中建立起的公信力将严重受损。据了解,个别报纸将因被读者认为“变相广告的有偿新闻太多”而在今年的发行中付出遭到读者拒绝订阅的惨痛代价。
2、有偿新闻会严重干扰正确的舆论导向。之所以有人收买记者,目的不外乎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是通过不是报道增加政绩的分量:经济利益,是通过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这两条,都会迫使记者在报道中放弃应该有的原则立场,不顾大局、不顾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由于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个别媒体和记者忘记了自己为人民立言的使命。成了施舍者的代言人,坚定正确的舆论导向被抛诸脑后,近年来查处的大要案中,有不少腐败分子甚至黑恶势力的头目在案发前都曾被新闻媒体包装为“社会楷模”。
3、有偿新闻史新闻队伍建设的腐蚀剂。中国新闻工作者在追求正义与公平的长期奋斗中形成了忠于党和人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职业精神,广大新闻从业人员以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为新闻职业道德。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好传统,让一代一代新闻工作者健康成长。相反,以金钱和私利为价值的有偿新闻则是对这些优良传统的否定。
二、记者新闻职业道德的培养
1、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高素质媒体队伍
打铁先需本身硬,要正人须先正己。所以要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单位内部的廉政建设工作。一是要不折不扣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领导负全责,做自觉抵制新闻行业不正之风的带头人,不向记者示意或者暗示,不以领导身份灭稿;而是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部门单位的廉政建设相关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不正之风的产生;三是扎实开展“三项学习活动”,促进全行业健康发展;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记者是新闻采写报道的基层工作人员,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新闻媒体的形象。不可否认,现在的记者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成分也复杂多变,少数记者由于自身职业道德的缺失,往往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忘记了自己党的喉舌作用和为民立言的使命,成了施舍者的代言人,将坚定正确的舆论导向抛诸脑后。因此,要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把提升自我修养、媒体集中组织学习和主管部门加强教育结合起来。针对当前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不断提高新闻者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使新闻工作者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引导者,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者、示范者,以此为禁止新闻行业不正之风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确保记者的权利不受侵害,关心记者,爱护记者,在政治上、经济上关心记者,用好的待遇使记者不为金钱所动,培养记者健康的价值取向,使记者不为权贵所屈。
2、深化新闻事业改革,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媒体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指出:有偿新闻长期难以遏制,不仅同权钱交易、贿赂成风的社会现实有关,更是因为中国媒体还需适应ongoing宣传到市场的角色转换。新闻事业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中才能适应广大群众的需要,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咨询发展。因此将强新闻事业的改革。近期不断出现的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现象,其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还是媒体制度建设的缺失。因此加强媒体制度建设,就是从媒体自身把控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的源头,从而遏制此类现象发生。
加强体质改革。在市场经济与自负盈亏的体制下,部分媒体为了千方百计的扩大经济收入,索性放弃了社会舆论的监督责任。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经费。经费的不足,固然有财政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市场经营理念不足,在市场体制下如何经营媒体还不适应,所以只有拿起习惯的行政手段,出卖新闻价值换区真金白银了。如果不加强改革,斩断这只伸向社会的媒体之手,就会令媒体要么在市场中死去,要么在市场中堕落。因此,要不断加强新闻媒体体制的改革,在经营理念上、运行机制方面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的新闻事业发展模式,使新闻事业真正成为人民爱戴的媒体,真正体现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反映人民心声和社会民意、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3、立法定规,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缺乏制度化的监督机制,是导致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屡禁不止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既没有完整规范的新闻法或相应的管理法规,也没有专门的监督机构,纠正新闻行业不正之风,只靠个案严办,不仅封不住愈演愈烈、愈来愈多的新闻腐败行为,恐怕还会对整个行业产生由表及里的深层伤害。因此,应把媒体的这种监督权力置于阳光之下,纳入法制系统内和广大受众的视野里,时时接受来自制度和公众的监督。媒体作为监督者的同时也要受到主管部门和来自社会的广泛监督,应该考虑设立《新闻法》和《记者法》,或其他相关的监管、监督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记者和媒体的权利和义务、责任职能,建立相应的追究、惩处机制,从制度上、机制上确保新闻媒体在阳光下运作、在制度内运行、在监管下发展。
4、健全各项监督机制
加强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及舆论监督是防范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的重要举措。社会监督是指由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新闻从业者合法性进行的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的监督,这样的监督具有广泛性,监督方式和途径上的灵活多样使得媒体从业人员不得不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媒体监督是由媒体内部的监督,一旦发现有新闻从业者从事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要即使的予以制止和批评,严重的予以法律上的制裁,杜绝虚假新闻、利益新闻的出现;舆论监督是通过广大社会的舆论进行监督,媒体作为人民的喉舌,替人民伸张正义、是公正的化身,但媒体的从业者,尤其是新闻从业者要受到舆论的监督,只有“其身正”,才能做出公正客观的新闻,只有两袖清风才能不为私心、不违背新闻人的良心。
参考文献
1、易鹰:《浅析有偿新闻的危害及防范》;《长沙大学学报》
2、赵锐莉:《浅谈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的危害》:《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11月第28卷第11期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