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讽刺漫画中看艺术与社会的“纠缠”—乌合麒麟漫画事件给予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时间:2021-11-02
摘 要:由乌合麒麟(CG画手,漫画家,因发布具有强大冲击力和话题性的时政画作为人所知)绘制的漫画引发的一场国际舆论斗争,是我国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大获全胜的典型案例。这反应出艺术和实政乃至社会都紧密相关,那么我们从此事件中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这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乌合麒麟;舆论斗争;艺术;讽刺漫画
[Abstract]: The cartoon drawn by Wu He Qilin (CG painter, cartoonist, known for his publication of current political paintings with strong impact and topicality) triggered an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struggle, which is a typical case of China's victory in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struggle. This reflects that art, politics and even society are closely related, so what kind of enlightenment we can get from this event is worth our in-depth thinking.
[Key words]: Black Unicorn; Public opinion struggle; Art; Caricature
2020年11月23日,中国青年画家@乌合麒麟根据真实事件创作了一幅讽刺漫画,批判澳大利亚特种部队曾在阿富汗犯下残暴罪行,其中包括将成年男子和男孩集中起来枪杀,或者蒙眼割喉;将2名十四岁的男孩割喉后装入口袋投入河流;而且还要求新兵枪杀战俘以“练手”等。
图一@乌合麒麟创作的讽刺漫画(图源@乌合麒麟微博)
11月30日,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引用此画发布推文,谴责了澳大利亚士兵对阿富汗平民及儿童的滥杀暴行,然而此举却将澳总理莫里森恼羞成怒,新西兰总理也跳出来“战队帮腔”。
图二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推特原文截图(图源@乌合麒麟微博)
在当地时间11月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澳大利亚总理将其称为“令人作呕”的。法国发言人无端指责推文所呈现的图像“令人十分震惊,且带有偏见”,并宣称这“侮辱了在阿富汗服役了近20年的所有国家的武装部队”。
当天下午,该画作者@乌合麒麟就此事接受视频采访,他表示莫里森应该少把精力放在去谴责、以及对别国一个普普通通的画手基于事实的创作上去施加压力。他还表示,如果当天晚上有精力的话,可能会再画一张图回应一下。
图三画家@乌合麒麟通过媒体“观视频”回应此事(图源“观视频工作室”官方微博)
12月1日,我驻法国大使馆发声,对法国这个反复声称要捍卫“漫画权”的国家,却不能容忍中国漫画家“漫画权”的行为进行了严正批驳。在12月1日的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我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带着漫画回应了澳大利亚总理的言论,指出其气急败坏的背后是企图转移国际舆论对澳军暴行的批评。
12月1日,面对中方接连不断的舆论进攻,为反转不利局面,天空新闻澳大利亚频道播出了一段所谓中国军队“黑历史”的视频,但这些“黑历史”与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中国军队毫无关系,相反却“神助攻”,天空新闻很快删除了这段视频。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势,澳大利亚终于意识到,如果继续与中国在漫画问题上纠缠,只能自取其辱。12月1日当天,莫里森改口要求中方不要放大此事,希望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工作关系。眼见澳大利亚改口,法国政府选择了沉默,新西兰则宣布退出中澳争执。
12月2日,乌合麒麟发布了第二张漫画《致莫里森》。此后,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等纷纷在推特账号上转发这幅漫画,再次引爆推特平台,无数用户在莫里森的推特里贴出这张漫画,形成对澳大利亚又一轮舆论攻势。澳大利亚终于顶不住了,当天,莫里森向阿富汗诚恳道歉,表示将对澳军人罪行进行彻查,还承诺将对阿富汗进行赔偿。澳大利亚媒体风向也随之转变,《澳大利亚人报》在头版登出文章,称澳大利亚军队的罪行“是澳大利亚军事史上最可耻的一页”。至此,围绕乌合麒麟绘制的漫画引发的舆论战,以我方取得完全胜利落下帷幕。
图四画家@乌合麒麟此事之后创作的又一幅漫画《致莫里森》(图源@乌合麒麟微博)
中国网友在莫里森推特下的评论的《致莫里森》截图(图源媒体“中国青年网”)
【案例来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2882362/answer/1606459315
http://www.81.cn/jsjz/2021-03/29/content_10013083.htm
【案例分析】
媒体劝服顾名思义就是媒体通过发送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对受众造成影响并说服。进入新时代,由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给大众以启示的手段不断更新迭代;各种各样的媒体也层出不穷,在大小新闻事件上利用其自身影响力发表观点,形成舆论。不过,媒体在发表新闻或评论时难免会引导舆论走向,由于媒介的多样与新闻环境的相对自由,这种引导或许会煽动负性情绪,也或许会矫正不符合时代的观念。
劝服有利于公众发生态度转变,媒体劝服往往强调正向、积极的引导,在易被人接受、愉快轻松的语境下无形造益信息发送一方和作用对象。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一场由漫画引发的舆论斗争引爆网络媒体,在国内外形成了不小的影响。通过漫画这一契合大众的传播方式,我方成功逼视国外不端势力认清自己所犯暴行,同时这一事件也在国内掀起了一波轰轰烈烈的爱国热潮,至此我方取得了舆论战的完全胜利。
一、媒体劝服的成功,离不开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
传播过程可分解为传者、传播途径和受者,乌合麒麟能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掀起不小的波澜与他个人的能力、社交媒体的发展、公众的参与不无关系。只有三个环节一环扣一环,联系紧密,才能成功起到劝说、教育、正向引导的积极效果。
(一)简要形象的信息源奠定了可供大众传播的基础
漫画是一种简单直接而形象的信息传播媒介,乌合麒麟大爆的作品《和平之师》描绘了澳军杀害阿富汗无辜孩童的场面。色彩鲜明,细节清晰,画面下方配以一句简单的文字解释“别害怕,我们是来给你们带来和平的!”,言简意赅,极具讽刺性。CG绘画是一种电脑绘画方式,对绘画者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作者乌合麒麟显然技术能力过硬,以简练的方式迅速提炼了漫画主题,予以澳方沉痛一击。他本人睿智的头脑、热烈的爱国情感也是观念能够成功宣传的重要因素,在澳方气急败坏、疯狂抹黑我方时,他继续以个人作品《致莫里森》作为回应,,在无言中宣告自己的骄傲与正气。
快节奏时代,大段的文字或是长时间的视频对大众的吸引力较弱,而漫画直观、简洁、明了,不论语言是否共通,所有人都能迅速明白其中含义,这种媒介给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快捷共享的社交媒体打通了国内外传播的渠道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推特上挂出《和平之师》后短时间内就受到了大量西方媒体的不实攻击,该条推文迅速成为了推特的热点。社交媒体平台作为当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为《和平之师》引爆国际舆论提供了传播土壤。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不再仅仅局限在方寸之间,有力量的声音在国际社会也能引起积极反响。乌合麒麟的漫画突破了中西方文化壁垒,依托西方媒体不断“自取其辱”的造势,成功吹响了一场舆论战争的号角,也引发了国内外民众的反思和讨论。大量西方媒体和民众支持并声讨澳大利亚军队屠杀无辜民众的恶劣行为,对他们罔顾生命、掩盖黑暗的行为形成强大威压。
(三)公众舆论的监督推动事件的发酵和结果的显现
信息受众者在目睹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受劝服的影响,在自我的思辨后选择了正确的支持方向。乌合麒麟的漫画不仅仅在国内传播了优良的爱国文化,鼓励青年人理性看待现实,认清西方人权主义的虚伪;也谴责了澳方无理取闹的卑劣行径,启示西方民众们认清真相,不被外界蒙蔽。本次事件中,民间与官方舆论力量形成合力所产生的强大力量不容小觑,也为以后传播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些启示:多方共作,形成合力,重视细微声音的作用。
二、案例启示
(一)重视持续性输出
新闻传播重视时效性,在本次事件中,我方乘胜追击,在澳方妄想“息事宁人”时,严肃回应,毫不犹豫地继续予以对方痛击,从而逼视澳方对所作暴行表示忏悔。这说明,紧扣时事,把握热点是传播的重要环节。同时,乌合麒麟本人也坚持不断创作,在个人微博上不断发表与社会热点挂钩的作品,如以香港废青为原型创作的《伪神》《炮灰》,在国家公祭日当天发表的《国家公祭》,在袁老逝世后以表纪念感怀的漫画….短时间内,乌合麒麟的粉丝迅速上涨,并吸引了一群人更加关注关乎个人生活的时政,引导人们在西方文化强烈输出的舆论攻势下保持初心。因而,新闻传播源应当重视内容的持续性输出,而不可丝毫懈怠放松、中途放弃跟进。
(二)培养民间舆论力量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涓滴之力可以汇聚成澎湃伟力,民间舆论力量可以在达成共识后迅速形成威压,敦促新闻事件的快速调查、取证,监督事件的良性发展。在此次事件中,群众的呼声给中方的发言以更多支持,利于迅速提升中方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让中国声音、中国力量足有用武之地。人民是极富有智慧的,他们往往会选择真相、会对正义形成共识。近年来,很多网红都通过在国际网站上发表各人作品,向外输出了一些优质的中国文化。如李子柒就凭借着展示中国田园的生活圈了一大批粉丝。
因而,新闻传播过程中要注意细微的声音,听取民众的真实想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以此来培养舆论力量,从人民中来,继续还向人民中去。
(三)传播内容要贴合主流价值观
乌合麒麟的爆火与近年来日益激烈的舆论激战不无关系,伴随着外来势力的不时抬头,国家安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有言“要帮助青少年扣好第一粒扣子”,网络上正向的引导对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性格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新闻传播要求要符合文化建设的需要,相关的媒体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有自己必须履行的义务。只有坚持发表传播优秀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主流媒体才能扎稳自己的新闻土壤,为后续的建设奠定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使新闻业的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不竭的生命力。乌合麒麟的漫画极具讽刺意味和启示含义,抨击西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无辜人民带去苦难、鼓励国民珍惜现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缅怀那些无私奉献择一事终一生的卓越伟人。他的绘画符合主流的核心价值观,为人民带去正能量的信息,推进这个世界建设得更好更完善,其意义和价值经久不衰。
(四)积极消除文化壁垒
传播内容要简明扼要、形象传神,有利于大众的理解和认知。漫画往往是抽象夸大的表现方式。通过放大局部的细节,作者也就能更直接地点明主题,方便大众快速领会其中含义。中西方存在着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而乌合麒麟聪明地创设了一个西方的文化语境,在漫画作品中融入了《圣经》的要素,让作品更能震慑西方人的内心。
重视突破传播中的壁垒,,以便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不让信息经过众口后演变成不实讯息。消除大的分歧和差异,能更快捷地汇聚合力。信息传播,源者应当采取更加巧妙的方式、了解全面文化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杨定都.数字新闻漫画的国际传播价值——以乌合麒麟作品《和平之师》为例[J].对外传播,2021(01):67-70.
何晞宇.引爆国际舆论的画师@乌合麒麟是谁?[J].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2021(01):22-23.
霍夫兰.传播与劝服[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
苏新.劝服理论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11-05(003).
上一条:BBC阴间滤镜事件:“坏的必然性”西方对华报道狭隘民族主义思潮 下一条:从BBC《重返武汉》纪录片看西方媒体的“视像霸权”
评论
|
|
匿名发布
验证码
|
|
共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