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敲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敲诈 

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违法案件看传媒转型期的“新闻敲诈”现象

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深入和媒体市场化的拓展,社会处在转型期,新闻敲诈成为新闻界一大公害,严重损害新闻队伍形象,侵蚀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新闻敲诈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利用媒体进行敲诈转变为多方位、多人参与、真假身份难辨的敲诈行为,逐步形成了一...

详细内容
从“中华工商时报孟怀虎案”看新闻敲诈对媒介话语权的滥用

媒介话语权包括知情权、采访权、表达权、自由与公开传播权等。而新闻敲诈,是借新闻媒体记者的身份,以媒体曝光要挟当事人,从而非法获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新闻敲诈是对公共利益的漠视,同时更是是对媒介话语权的滥用和践踏,有违信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

详细内容
从“《中国特产报》违法案件”中看新闻敲诈对公信力的透支

“新闻敲诈”是将国家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权利拿来寻租和买卖,是对新闻行业伦理底线的挑衅和践踏,是对新闻公信力的透支和破坏,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本文将以《中国特产报》及其记者违法案件为例,对“新闻敲诈”这一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并分析现象的成...

详细内容
“新闻敲诈”乱象思考:以江西南昌“11.25”非法报刊案为例

新闻敲诈是一种违背新闻伦理的行为,同时在任何国家它都是违反新闻从业准则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寻租,是用具有公共性的新闻报道换取个人利益。本文拟通过江西南昌“11.25”非法报刊案为例,对“新闻敲诈”乱象的本质及成因提出相关学理性...

详细内容
记者敲诈,该当何罪?孟怀虎获罪12年敲响职业道德警钟

【摘要】2007年4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孟怀虎十二年的有期徒刑。这位原中华工商时报社记者站站长曾以职务之便疯狂敛财63万,却也最终因为越过底线而将自己送进了道德与法律的囹圄之中。孟怀虎利用记者身份带来的“公信力”和“话语权”栽赃嫁...

详细内容
从中国特产报被吊销出版许可证看新闻敲诈“产业链”

【摘要】2013年12月4日,由于内部管理混乱、多名记者涉嫌新闻敲诈,创刊于1994年元月的《中国特产报》在即将迎来自己二十周年报庆之际,收到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被正式吊销了报纸的出版许可证。因新闻敲诈而被停刊的不止这一家报...

详细内容
“新闻敲诈”频繁拷问 “新闻理想”

“新闻敲诈”频繁拷问 “新闻理想”

时间:2017年11月04日 点击:

【摘要】:2014年2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社会通报了《中国产经新闻》等4起典型案件查办情况。2013年3月,南昌万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向中国产经新闻报社支付15万元后,获得报社授权。2013年5月,中国县域经济报社组织记者违规以“专题”的形式刊登...

详细内容
新闻敲诈乱象:《茂名晚报》索贿过程堪比“黑帮电影”

【摘要】:2014年3月26日,茂名市茂南区法院以受贿罪和行贿罪两罪并罚一审判处《茂名晚报》记者周翔有期徒刑2年零3个月,没收全部赃款。经查,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周翔利用职务便利,以曝光环境污染、生产事故、违规建房等负面新闻相要挟,先后收受13家...

详细内容
财经媒体的敛财之术:21世纪网停办

财经媒体的敛财之术:21世纪网停办

时间:2016年03月17日 点击:

【摘要】:古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新闻圈内,通过撰写负面报道挣钱是一些财经媒体的生财之道, 这早已成为了行业公开的秘密。但是让人震撼和不耻的是,新闻从业人员通过负面报道敲诈企业竟然也演变成了行业内的潜规则。“新闻敲诈”已经不是细致入...

详细内容
新闻敲诈又出新招,记者充当职业“水军”

新闻敲诈又出新招,记者充当职业“水军”

时间:2016年03月17日 点击:

【摘要】:2011年,《南方日报》记者胡亚柱和法治网广东频道记者刘维安两人先后采访报道了《“群众举报引发民事案件再审”》、《“群众举报引发民事案件再审”追踪——韶关市府:涉案地块为商住用地》两篇稿件。2013年,据韶关市检察院调查,发现了胡亚柱...

详细内容
共14条  2/2 
下页尾页  

Copyright ©2012-2013 Jc.c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